本文由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

嚴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網站的廣告

香襲君臣心/錯婚緣之香襲君臣心 作者:姍星

簡介:

姚香君遠嫁京城,本是狀元夫人卻錯入罪王洞房。她趁亂逃出王府,為自保不得已扮成小廝再度回到王府……一段為錯婚結下的緣,一幅自畫像令她名滿京師。緣定數身,她又是誰的新娘,紅塵沉浮間,又侵襲了誰的心?而誰才是她心中要嫁的新郎?

類別:古言

遠嫁新娘(1)

遠嫁新娘(1)

第一章遠嫁新娘

“稀裏胡拉——”從京城門口出來一列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側耳聆聽,這種喜悅之聲此起彼伏,原因很簡單今兒是十月十八,京城異常喜慶,傳說近來紅鸞星動,欽天監夜觀天象,說十月十八日乃是百年難遇的圓滿喜慶日,易婚嫁,所以今兒的京城是數年中最熱鬧的。不光是昕寧長公主與驍勇大將軍的喜結秦晉之日,更是韓丞相府二小姐與安王的大喜日子,還有許多小老百姓也在今日成親。

花轎之內,坐著一個衣著紅裝的俏佳人,頭頂紅蓋頭,纖纖玉手捧著一隻紅透的大紅蘋果。她,名喚姚香君,蜀地梓州人氏。為了今兒的大喜良辰,她不遠千裏之遙,長途跋涉一月餘終於抵京。從最初與親人的離別之意,到此刻的寧靜向往,就像走了許多年。

起梓州姚家,大央朝無人不曉,當今姚家當家人——姚維,乃是先帝之師、三朝元老、朝中第一才子,書法一絕、詩詞第一,兩個兒子皆是先帝時候的狀元郎。

姚香君乃是姚維長子的遺腹女,頗得姚維的喜愛。姚香君出生以來,朝中求娶之人無數,可姚維卻偏偏相中了發妻唐氏娘家的長孫唐勃。於是在香君還年幼之時,便早早訂下了這門親事。隻待唐勃高中狀元,便替二人完婚。願想著香君還小,不曾想從京城那邊傳來消息,今年唐勃金科及第,唐維素以守信重義著稱,隻是不會收回成命,隻好令姚府上下打點一切,讓孫女出閣。

關於姚香君的婚事,還有一些故事。相傳,當年先帝在世,便yu選香君為最喜愛的皇子為妃,可姚維卻說早已訂下了,是唐勃。雖是帝王,也不能拆人姻緣,先帝便就此作罷。隻是隻有姚維知曉,那時候他並沒有替孫女訂下這門親事,卻是不想把孫女嫁入皇族。至於其間的緣由,無人知曉。每每姚老夫人提及時,姚維也隻是滿臉深意地道:“但願香兒一世平安罷!”

姚老夫人頗是不解,雖說唐勃是自家娘家的長孫,可與皇族相比,還是差了許多。若是結上皇親,從今就是皇親國戚,世襲罔替,榮寵無比。姚維在朝中的地位,與先帝亦臣亦友的身份,做出這樣的決定確實令人意外。在天下人看來,姚家與皇族聯姻似乎是天經地儀之事,相反,姚維卻沒有讚同如此做法。

京城方向過來一行迎親的人馬,近了,送親之人大聲問道:“請問,你們可是狀元郎家的人?”

姚通,姚香君的二叔,在鹹陽任官。香君遠嫁,先由家仆送至鹹陽,又從鹹陽轉往京城。

一個瘦個子家奴奔了過來,抱拳道:“可是鹹陽府姚大人?在下正是狀元郎唐府的二管家,特來迎娶新娘。”

姚通打量著二十餘人的隊伍,滿腹疑惑:“狀元公呢?”還是在去年進京述職時見過唐勃,今兒怎麼沒瞧見人。

“回姚大人,狀元公本要出城相迎,正yu出門的時候,幾位貴客臨門。特遣小人先來迎接。”

遠嫁新娘(2)

遠嫁新娘(2)

京城東邊是皇宮,南邊是眾朝臣府邸,西、北兩邊住的是商賈和京城百姓。今科狀元府邸便在南城一帶。待姚香君用馬車換成花轎,一路行來處處都能聽到喜慶的聲樂。

昨兒,姚通一行住在京城外的小鎮上,天剛亮就令老媽子將香君換醒,然後梳洗打扮。大哥去後,膝下唯此一女,姚通將她視為親生,fu妻二人一合計,又從多年的積蓄中拿出大半銀兩,為香君充盈嫁妝。

迎親的隊伍很快與送親隊伍融體一起,彙成了一條不算太長的龍蛇隊伍,吹吹打打往城中方向移去。

秋天的風過,透過轎簾拂動她額前的流蘇,也讓她不由自己的憶起遠在梓州家鄉的母親。娘這一生太苦命了,成親不到三年就守寡,不得婆母喜歡,被趕到姚府的靜苑之中與出生不久的女兒相依為命。而今,連女兒也要遠嫁了,她該怎麼過日子?娘在靜苑住了整整十六年,獨自哺養著女兒。在最艱難的時候,姚老夫人每月送來的生活銀子不多,而幼年的香君身ti孱弱,那些銀子連吃藥的錢都不夠,母親就靠織布維係生活,從不張口向姚老夫人要求多給銀子。即便母親吃了很多的苦,受了許多的委屈,都將這些藏偌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