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心中一動,問道:“你爹跟你說過了?”
“嗯。”
“那你的想法是......”葉氏的話還沒說完全,聽見女兒羞答答地道:“婚姻大事,本就該長輩們做主,我隻有聽從的,哪會有什麼想法?”
一聽這話,葉氏頓時明白了,合著整個家裏就她一個人不滿意啊?罷罷罷,女兒既喜歡,她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一念及此,葉氏的力氣陡然恢複了兩分,坐起來道:“瑜兒,你幫我把衣裳拿過來,我等會兒出去一下。”她得去跟人再打聽打聽,也不知道崔家其餘人是個什麼情況。
朱瑜著急道:“什麼事兒這麼急?您身子好一點了不可以去嗎?”
葉氏搖頭道:“喝完薑湯就好了,你不要擔心。”
朱瑜拗不過她,給她拿了衣裳,又去廚房端了薑湯過來,親眼看著她喝光了,方才說道:“娘要去哪裏辦事,不如帶上我吧?”
葉氏哪裏會同意,編了個理由推脫道:“我有些私密話要找你四嬸說,你去不大方便。”
朱瑜聞言有些小失望:“那您自己出門小心著點。”
葉氏笑眯眯地道:“我帶著王媽一起去。”
這一去,葉氏足足在外麵待了兩個時辰,就連午飯也沒回家來吃。
傍晚朱利仁回來,驚訝地見到妻子滿麵春風的樣子,不禁好奇地問道:“遇上什麼好事了?”
葉氏賣了個關子道:“我現在不告訴你,過幾天再說。”
從外頭打聽來的消息讓她還算滿意,隻是她還想親眼看一看崔慶和的母親。現下就隻等著四弟妹請人上門了。
隔了三天,葉氏終於和徐書怡來了次“偶然”的相遇。
為了達成她的心願,林氏,也就是葉氏的四弟妹,假借“做衣裳”之名,把徐書怡和另外一位裁縫請了過來。
葉氏進去的時候,徐書怡正坐在位子上喝茶。
幾個人打完招呼,葉氏故意挑了個徐書怡對麵的座位,一邊引著她說話,一邊不著痕跡地打量著她。
對此,徐書怡毫無覺察,笑吟吟地同她聊了有一刻鍾,一會兒說衣服料子,一會說點心吃食,到最後甚至還提了兩句自己的孩子。
待徐書怡人一走,葉氏麵上的笑意又濃了幾分,對一旁看戲的林氏道:“你都聽見了吧,這性子看著倒不像個難弄的。我啊,這心可算是放下了。”
林氏讚同道:“你沒來之前,我對她帶來的衣裳故意挑了刺,她可沒有一點生氣的意思,依舊細聲細氣地給我看別的樣式。要我說,她的脾氣算是好的了。你家瑜兒嫁過去,應該不會吃婆婆的虧。”
“嗯。”葉氏點了點頭,緊接著不知又想到了什麼,問道:“你請她過來給你做衣裳,要花不少錢吧?”
“喲!終於注意到了嗎?”林氏打趣道:“知道你那親家能賺錢,是不是更加放心了?”
葉氏笑著答道:“有個會賺錢的婆婆,總比沒有要來得強。最起碼,我不用擔心人家惦記瑜兒的嫁妝了。”
林氏笑道:“我倒是更關心你親家的麵容,你有沒有發現,她看上去比我們年輕得多?乍一看,三十歲都可以看了,也不知道她怎麼保養的。但我想......其中應該也有家庭和睦的原因吧,人操心的少,自然皺紋也少一些。”
葉氏衝林氏讚許一笑:“叫你幫忙果然是件對事。”
回去後的葉氏當即叫來了女兒,笑著將見過她未來婆婆的事兒說了一說,又發表了一番自己的看法。
因說的基本上都是好話,朱瑜心中從此就打下了一個印象,那就是未來婆婆是一個很和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