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科舉躍農門

作者:夾心棉花糖

第一章

直至看到母親宋氏那張年輕了許多的麵孔,沈文暉才確信,自己真的重生了。

沈文暉,字耀之,天啟八年生,京城人氏。自小啟蒙,十二歲得中小三元,成為一名秀才,足見天資出眾;而後進入鬆山書院讀書,十五歲得中舉人,名次也甚為靠前;二十歲加冠,與禮部尚書之嫡次女聞秀成親。

同年,拜鬆山書院山長程勉為師。次年高中會元,殿試上得了聖上青眼,欽點為探花郎。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此人可謂是前程似錦。

與聞家女成親後,育有二子一女,夫妻和睦,官運亨通,外人看來好不豔羨。

誰成想,一夕之間,他竟回到了天啟二十六年,正是他由於偶感風寒錯過了此次會試的時間段。

宋氏見兒子怔怔地望著她出神,以為他仍在介懷這件憾事,出言寬慰道

“我的兒,你於科舉一道有天分,這一路走得順風順水,可那因為種種屢試不第的人又何曾少了頭疼腦熱終非人力所能避免,如今且放寬心,養好身子方為上策。”

沈文暉點頭應道“兒子明白,隻是遺憾,若是此次考中,毓寧的親事也就好尋摸了。不過也無妨,她如今才十三,大戶人家把女兒留到十六七歲也是有的,娘可莫要著急。”

不怪沈文暉剛醒過來就說妹妹的親事,隻因前世,這件憾事直接導致妹妹嫁到了一個外強中幹的人家,丈夫不喜,婆婆小姑磋磨,又無子嗣傍身,短短幾年就從活潑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心如死水的婦人。

宋氏一愣,罷了,再多留女兒幾年吧,終歸寧丫頭出嫁以後是要她的嫡親哥哥撐腰的“好,那我兒先歇著,有個什麼事盡管差遣端硯去做,這次他沒能照看好你,致使你受了風寒,我罰了三個月月錢,你可不許再護著他了。”

“是,有勞母親費心了。待兒子好些了,便去向祖母和您請安。”

正是因為對小廝的縱容,才會讓他在將來栽了最大的一次跟頭。同樣的錯誤,他又怎麼會犯第二次呢

直到房中隻剩自己一個人,沈文暉才有時間理清思緒。

可能在外人看來,沈文暉的人生完全可以用一帆風順來形容,然而,隻有沈文暉自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換來的。

應該要說是上上一世了,他還是一個生活在現代的普通白領,學曆一般,家世一般,才華一般,拿著不高不低的工資,租著不大不小的房子,被鄰居家的火災殃及池魚了,許是投胎時忘了喝孟婆湯,帶著前世的記憶便來到了這個不知名的時空,成為京城裏一戶姓沈的普通人家剛出生的第三代長孫。

沈家在京城裏普普通通,祖上曾出過一位官至五品的工部左侍郎,可惜後來子孫不上進,漸漸沒落成了平民百姓。

沈文暉的爺爺沈成海娶妻沈陳氏,生了兩個女兒之後終於得了沈明澤這麼一個兒子。沈明澤娶的是秀才公家的閨女宋氏,進門一年就生下了沈家的第三代長孫,也就是沈文暉,一家人自然是喜不自勝,過了五年又得了一個閨女取名沈毓寧。

沈家三代單傳,加之祖上出過讀書人,自然是對家中子弟寄予厚望的。沈成海是木匠,學藝近四十年了,手藝自然不必多說,偶爾被附近的大戶人家喊去給女兒打些陪嫁的家具,長此以往,也是攢了不少家底。

得了沈明澤這個兒子之後,老爺子更是鉚足了勁,想讓兒子光耀門楣,可惜沈明澤實在沒什麼讀書的天分,被逼著考了秀才之後,謀了個私塾教書先生的職,娶了宋氏,又生了兒子沈文暉,生活平平淡淡,倒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