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暗夜拉下帷幕,秋風乍起,幹燥的天氣使人平添一份惆悵。錦衣華裳的少女提著橘紅色的燈籠步履維艱地踏進佛堂。

這座佛堂燈火通明,遠遠傳來香火氣息,周遭環境素雅寂靜,一如佛僧故居,佛堂內香燭未曾斷過,供獻的蓮花燈映照著燭火之光,猶如真神顯靈一般。

那錦衣少女眉頭緊鎖,臉上蒙著一層紫色輕紗,不時被秋風**。身上雪白的鵝毛披風一塵不染,將她嚴實包裹,此刻她踏進早已熟悉的佛堂卻不似往日那般心無旁騖的禮佛。

說是禮佛,更像是將佛當成知己,所有的心事,不能一吐為快的苦衷,還有那些逢場作戲的溫聲軟語,她都願意向佛傾訴,因為佛不會出賣她,更不會去害她。

從記事開始,她便與佛為友,亦是佛陀虔誠的信徒,唯有麵對佛,她才知何為真誠。

少女靨態生愁,眉宇間透露著一絲清新脫俗,她雙手合十,輕紗外露著一雙寶玉般通透靈徹的雙眸,似笑非笑半含情,略帶秋波惹人憐。

“信女蘇舜華奉施香花,竊為功德,今世風日下,長安驚變,釀成慘禍,懇請我佛慈悲,指點迷津。執此一念,雖死不悔。”

少女聲淚俱下,滿腹愁腸,寂靜的佛堂隻聽得一聲斷燭微弱作響。佛,沒有回應,她知道自己的心意,還殘存著一絲幻想和希冀。

這樣始亂終棄顯然對佛不夠虔誠,這也是唯一一次。

還有幾個時辰漫長的黑夜就會過去,隻要今夜能夠平安無事,那麼她就不必再擔心。她一邊祈禱一邊奢望著,內心從未如此恐慌,即便是佛,也無法讓她安定下來。

佛堂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她猛然回頭隻見冷月稀疏的照拂,幾個人影一閃而過,很快外麵便堆滿了柴木。

濃煙彌漫而來,很快便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來越濃,映入她眼簾的不是雪球,而是一團巨大的火球。

麵對著熊熊烈火,佛堂外沒有絲毫的聲音,少女挺身直麵封鎖的佛堂,泰然自處,她的雙眸緊盯著門外直對的身影。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一曲歌罷,終成荒涼。隻見她熱淚盈眶,灼傷臉龐,紫色的麵紗吹落在地,本該端莊秀美的臉頰卻殘留著一道綿長的傷疤。

她不懼怕生死,更不在乎自己是否毀容,但是她能在乎的又有些什麼呢?

她含淚苦笑著,閉上眼睛,心裏不斷的自問:究竟哪裏錯了?

佛堂被大火吞噬著,火光直逼九霄雲外,一切都淹沒在這場大火裏,蕩然無存,暗夜將一切裝飾的悄無聲息。

初雪紛至遝來,重新洗白著這個肮髒的世界,所有的血跡都被深埋,一切都已塵埃落定,這個世界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下雪了。”

“是啊!下雪了,長安的第一場雪。”

一對父子走在雪地裏,望著蘇府宅院頓了頓,轉而長籲短歎,便攜孩子繼續趕路。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融化。”

“也許很快,也許很久。”

“很久?很久是多久?”小孩對父親的話十分不解,似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趨勢。

父親指了指天空,小孩不明深義,暗自揣度難道和天一樣遠?

天才曉得!

西天梵音聖境,佛陀普釋佛法,卻有弟子摩羯迦葉心係凡塵劫難,引佛陀注目:“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迦葉對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於是迦葉拜別佛陀,飛下西天,金色佛光自九霄而下,入得人間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