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
江寧城被圍的第二天,就在蜀軍正準備再去城下喊話的時候,城門忽然從裏麵打開了。
不一會兒,城內浩浩蕩蕩的人群走了出來。走在最前麵的正是陳帝韓如山。他衣著樸素,披頭散發,自縛雙手,顯示自己臣服順從之心。
而在韓如山身後跟著的,是陳朝的百官們,他們有人麵色灰敗,有人如釋重負,來到蜀軍大陣的麵前,下跪投降。
大勢已去,再無人有心有力負隅頑抗了。
不多時,謝無疾率領大軍接手江寧這座陳國的都城。
在進城之前,謝無疾先登上城樓,從高處俯瞰這座繁華的城池。江寧這個地方他年少的時候隻來過一兩次,那時天下還未大亂,陳國也未割據,江寧還未被當作一國之都建造。那時的江寧也是繁榮昌盛的,雖不及眼下這般富麗堂皇,卻要寧靜祥和得多。
如今的江寧,是繁華到鼎盛後的衰敗——不久前兩派兵馬在城內爭鬥,打爛了不少街道和建築,迄今還未恢複。從上方望去,就像是華麗錦衣上的一塊蛀洞,觸目驚心。
好在,一切都將結束了。天下的秩序開始恢複了。
謝無疾正要下城樓時,忽然看見樓下有一位被幾人攙扶著的老者正緩緩向城門口走去。似是心有靈犀一般,那老者忽然抬頭向他所在的方向望來。
四目相對,萬籟俱靜。
謝無疾還記得,很多年前,這人還正當壯年,他手執藤條逼他跪在祠堂裏,要他承認離開了謝家他就什麼也不是。他不肯,他犯倔,這人便將他送入軍中。隨後他在邊疆流轉多年,再也沒回來過。
當年的倔強或許是少年意氣,可他並不後悔自己走了這條路。否則,他不會有機會親手締造一個承平江山,也不會有機會遇到那個人。
謝無疾靜靜地望著那老者,那老者卻低下頭去,被人攙扶著繼續朝投降的百官隊伍裏走去。
謝無疾身邊的親兵也有人認出那老者,低聲道:“將軍,可要……”
還不等那人說完,謝無疾搖頭:“不必了。”
親兵噤聲。
事已至此,何必再見,何必再問?緣分已盡,前程自負吧。
三個月後,穩定了江南的形勢後,謝無疾班師回朝。
=====
當謝無疾帶兵回到洛陽時,朱瑙親自率領百官出城迎接得勝歸來的大軍。
此番平定了江南,俘虜了陳帝韓如山,朱瑙就真正完成了一統江山的霸業。而率先攻入江寧的謝無疾當屬首功。
兩路人馬在城外相遇,朱瑙站在儀仗車隊的最高處,謝無疾則在大軍的最前方,兩人遙想對視,盡付一笑。
司禮官員鄭重地捧著聖旨上前,高聲宣讀。
“光始元年八月壬醜,大蜀皇帝詔曰:朕聞褒有德,賞至材。征北將軍謝無疾,忠義守節,治軍有方,平定四海,安扶社稷,朕甚佳之。其加封定國公,以河北地益、冀封兩萬戶!”
——謝無疾平定江南後,朱瑙改了年號,為慶祝江山光複,今年被定為了光始元年。
聖旨宣讀畢,全軍歡呼!
朱瑙登基至今,已封了徐瑜、田疇等人侯爵,謝無疾是第一個封公的。這一功名是他南征北戰,屍山血海裏打出來的,蜀國能一統江山,當屬他軍功最盛!
念完謝無疾的封賞後,司禮官員繼續宣布,天子已準備了重金盛筵,將會犒賞三軍!
震天動地的歡呼聲再度響起,幾乎要將新建的洛陽城牆給震塌。
為了慶賀大軍的勝利,朱瑙甚至下令取消宵禁三天,全城張燈結彩,慶賀王朝的統一。
直到子夜時分,城內的人聲漸漸淡去,興奮的人們各自回屋,洛陽城重歸於寧靜,朱瑙與謝無疾二人才在幾名護衛的護送下悄悄縱馬來到新修皇城的宮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