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公子府東跨院的西北角處,黑暗之中有一所亮著燈光的小房。

房間內,李山將一對裝滿好酒的葫蘆送至一位六十有餘的老軍麵前。

老人雙手接過葫蘆,咧嘴笑道:“李護衛,忒也客氣了。您是夫人身邊的紅人,卻一向看得起老朽,每次回來都帶酒菜與我,到讓老朽心裏過意不去了。”

原來這老軍年輕時曾隨燕王征戰沙場,雖無大功,卻也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但因脾氣古怪,不通世事一直未受重用,隻留在王府中充作護衛。

誰想他倚老賣老,時常貪杯誤事,屢次頂撞上司。統領和管事遇著他都叫苦不迭,但又礙著燕王對他多有關照,隻是一味地忍耐退讓。

有一次,老軍又吃醉了耍酒瘋,管事恨他不過,命人將他綁了,請示燕王如何處置。

燕王念他年事已高,又沒有妻子兒女,無依無靠,就不忍趕他出府,躊躇不決。

其間正逢上公子度拜見燕王。公子素知燕王最看重子嗣們重舊情,講孝道,便替老軍求情,希望將他安置在自己府上當差。這樣一來,即為燕王排憂,又顯示了自己的敬老之心。

燕王欣然允諾,於是老軍就被留在公子府中,做了東跨院便門的看門人。

公子府上有幾個好酒的家仆,到了晚上常常偷溜出去吃酒,每次都是從老軍看守的便門進出。

因這幾人每每從外麵回來,都會捎些酒菜來“孝敬”老軍,所以老軍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李山出手大方,為人隨和,又是夫人的近人,府上的下人都願與他親近,因此也常被這夥人拉去吃酒。

他向來對老軍恭敬有加,每次出去,都會多帶些好酒好菜回來給老軍。

老軍迫不及待地找出兩隻陶碗,打開一隻葫蘆的蓋子,把碗裏倒滿酒,房間內頓時香氣撲鼻。

他把一碗酒遞到李山麵前,自己端起另一碗呷了一口。

“好酒啊!”邊說邊咂著嘴,發出“嘖嘖”的聲音。

“你放心,剛剛那兩個小子叫我三言兩語給打發了,我告訴他們昨晚根本沒有人進出過此門。其實年輕人晚上出去樂嗬樂嗬有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驢馬,整天圈在院子裏,真是憋悶死了。要不是我年紀大了,也想和你們出去喝個痛快呢。”說著,老人“咕嘟”又喝了一大口。

“我向來看不上這些抓差辦案的狗奴才,在他們眼裏我們這些個沒權沒勢的都像作奸犯科的賊人。呸,狗眼看人低的東西,老弟你有所不知,我給大王當差時,這兩個小子身上還有奶腥味......”

老軍滔滔不絕的談論起來,李山望著對方,不時地點著頭。

把李山送走後,老人倒臥在床榻上,直接用葫蘆喝了起來。

醉意來襲,他迷迷糊糊的回憶著昨夜李山從外麵回來時叫他開門的情景,卻無論如何也記不起對方是何時出去的。看來自己真的老了,連昨天的事情都記不住了。

入夜時分,竹賢莊的庭院大門外車、馬、行人依然絡繹不絕。

座無虛席的大廳後,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大大小小的房屋,這是供身份顯赫的貴客們可以不受外界打擾,安靜談話的私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