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座海洋城市!

當宣傳片出來時國內網友都瘋狂轉發,國外機構也開始了這一塊的詳細研究, 可惜對比起已經走了第一步的華國, 他們要慢太多太多……

雖然科研界現在已經了解到不少新的原理技術, 可是尚未能找到一個具體可行的方向。而華國已經有了便攜式潛水裝置,隻需要考慮如何配合好這個裝置就可以了。

而華國, 也不缺少人才!

當計劃開始招募相關研究員時, 不少海外同胞趕快回國希望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參與進這個注定青史留名的偉大計劃。加上國內十幾個億人口中誕生的無數科研人才,各大聯合實驗室, 計劃開展得如火如荼。

很快, 七年過去了。一個個難題被接連攻克, 海底城的概念模型也發布了出來, 引得無數網友歡呼雀躍!

海底用普通的鋼筋水泥容易被腐蝕怎麼辦?研發新型的海底材料!

海底難以通水電怎麼辦?使用海底電纜, 研發適用於海底的淨水裝置!

而這會兒, 海對岸的霓虹才重新找到另一條路, 研究都才走了一半。最大的競爭對手米國也不過是實現了海下建築,還沒能盡善盡美地解決如何讓人類居住在水下的問題,隻做到了每棟房子都配一個氧氣艙供養,房屋內海水隔絕這樣。

有了概念模型,有了可以配合的新型海底材料, 國家幾大建築集團通力合作, 立刻投入建造。

又是五年過去, 海底城已經建造起了雛形。

畢竟國家人力物力投入極大, 相關的技術難題也一一攻克了。

在這個過程中,無數人揮舞著鈔票想要投資。畢竟, 這可是國家項目啊!一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海底城市,將會回饋給他們比投資的還要更多!

這時,米國不愧是技術強國,也有了不少突破,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不過對於他們比華國進度還要慢的情況,政客們都喊著什麼他們的目標是星空和宇宙,區區海洋不值一提,他們還沒有用盡全力!

至於霓虹國,它還在中間不尷不尬地吊著。誰也沒想到這個結果啊!可惜當初牛早就吹出去了,沒有一個人敢退出。

又是三年過去,海底城的建造也趨近尾聲。相關消息漸漸流露出來,大家都對此萬分期待。

哪怕沒機會在裏麵買房子,能看一下、遊玩兒一下也不錯啊!

海底城真正建好的那一天,世界上所有媒體的目光就聚焦在此。

這是世界上第一座海下城池。

它占地1.5萬平方公裏,比京城要小一些。淡藍色的半透明水膜籠罩在城池上,這是新能源建造起來的防護罩,用來抵擋大型海洋生物的入侵。

整體建築呈現出了海洋的特殊風格,無數海底珊瑚、貝殼以及一種新型的混凝材料被用來建設起一棟棟五彩斑斕的房屋,每棟房屋都是一半深埋在海底下,一半佇立在海水中。

海水中的部分將成為商業區、遊樂區,參觀旅遊區,但是真正的住宿區是深埋在地下的。

無數絢麗的小魚小蝦在街市上**,點綴著這一座新建好的城市,海豚愉快地穿梭來穿梭去,隻要需要,就可以打個招呼召喚它過來,搭載著它往前行進一程。在這座城市內,人和海洋生物達成了一種奇妙的共生狀態。走在街上,甚至都能隨時享受一番星子魚的按摩。

在城市中央,還有一個巨大的海洋廣場。平整的海底麵上鏤刻著精致的紋路,陽光透過淡藍色海水給這些紋路打上明明滅滅的精致光影,清晨和傍晚,這些紋路將被一齊點亮,供人民休憩娛樂。

屆時,人們將穿著海草貝殼構成的特色衣物,在這個小廣場上載歌載舞。

在海底,最常見的兩類食物做法大概是生吃的刺身以及蒸煮的食物。

將水通過能源加熱,沸騰,青色的蝦子在裏麵被煮成通紅,金針菇、豆腐泡、小青菜等陸地上運過來的植物將能配合成為一鍋美味的海鮮火鍋。願意的話,還可以在房前屋後拽兩根培育出來的海帶,切一切一齊丟進鍋裏。

稍微麻煩一些的大概是生理排泄,必須到隔絕海水的廁所解決。那些排泄物則會被城市生態循環係統收集起來,成為肥料的一部分。

剪彩時,無論是領導人還是相關的建造人員、科研人員、記者,大家都佩戴著新型潛水裝置,靜靜地漂浮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