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與菜係的合兵萬人,難攻九門,守軍詐降,史思明登城遭受伏擊,墜城被鹿角刺傷左肋,逃奔博陵。
顏真卿獲悉皇帝太子都可能遭受不測,涼王李躍率十萬騎兵臨長安,準備奪回京都長安,並且在大亂之時擁立第一十六皇子,既穩定了天下人的心,也直接重創了叛軍的士氣,顏杲卿公開表示支持新皇子,若民心散了,複唐無忘,顏真卿深深地知道這一點,並且他詔書傳示河北諸郡,鼓勵各地軍民,聯絡河南、江淮官軍,以相互聲援!
十一日,李躍率領的五萬精銳在距離長安城五十裏外駐紮,此時,郭子儀與李光弼抵達,與隴右軍彙合,他們的到達,使得唐軍聲勢更威。
長安城內,安祿山的心腹大將孫孝哲此時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防禦,安祿山的軍事集團,都是由遊牧民族和耕織名族混合組成,成員們對政治和土地需求不盡相同,分期造成了他們的政治眼光短淺,戰略部署紊亂,得到富庶的洛陽與長安,已經基本上滿足了私欲。他們在二京的花花世界中,以酒樂聲色為娛樂,對西進很消極。但是現在,隴右這頭猛虎下山,才讓他們意識到,唐軍中還有這樣一支洪荒野獸的存在。
十二日,李躍命令進攻長安,在李光弼與郭子儀的疑惑下,李躍發出了:“朝出擊夕可入長安”的承諾。
孫孝哲已經很小心很謹慎地布防,城內守軍一萬三,有長安城之利,孫孝哲相信拖延隴右軍半個月都沒有問題,洛陽方麵的援軍幾日之內就能到達。然而,在他的驚奇下,在他的預料外,一顆顆黑色的鐵球如雨般落下來。就將孫孝哲徹底的淹沒。
“長安城既然已經被叛軍破壞的千瘡百孔,也不在乎這一點了。”郭子儀與李光弼還沉浸在震撼之中,隴右軍已經瘋狂地衝了過去。
僅僅一日,長安收複!
昔日的帝都已經成為了一座冷冷清清,毫無生氣的荒城,長安百姓受盡折磨終於盼來了這一刻,李躍命令士兵清理城內殘餘的叛軍,並且命士兵積極幫助長安百姓重建家園,恢複百姓的正常生活。
與此同時,李躍將城內的宮女太監等人召集起來,將一十六皇子接來,詔令天下,天下雲集響應。河北,史思明與尹子奇合兵,擊敗了顏真卿。
顏真卿失守後,退奔到靈武。
“事宜從權,如今天下大亂,天子尚年幼,涼王李躍輔助為政,待叛亂平定,自當免除!”
李躍委顏真卿為工部尚書兼禦史大夫,李光弼為北都太守兼戶部尚書,郭子儀為兵部尚書,這是對有功之人的加賞,同時,李躍命郭子儀留守長安,郭子儀軍前去太原留守,隴右軍再次出發,出潼關,直指燕京洛陽!
天下分崩離析,伴隨著李隆基的失蹤,燕京政權的傾軋,涼王李躍橫空出世,隻因為李躍深得民心,隻因為李躍就像最後一根稻草,挽救黎民百姓於最危急的時刻,隻因為在黑暗之時,涼王李躍重新點燃了希望。
收複長安,並且是酣暢淋漓,輕而易舉的收複長安,以及隴右軍對叛軍胡人的狠辣,讓那些流離失所,慘遭動亂之禍的漢人感覺到了一種民族使命感與優越感,在長安收複,新皇確立,郭子儀顏真卿等人得到重用的消息傳出,瞬間就得到了各方的響應,長安是唐廷都城,象征了皇室的權力,新皇是李室的正統,代表著皇權的傳承,李躍並無二心,顏真卿等人為平叛功勞巨大,得到重用這是眾望所歸,說明凡是在為反抗叛軍所付出忠義之人,理應得到皇室的封賞。
民心可用,涼王李躍的一係列舉動都深得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