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音色莊重低沉,獨奏時略顯低調,但在交響樂中,低音提琴可以和大提琴演奏同一段樂譜。
當它與大提琴合奏時,兩者之間實際上相隔八度。
這樣的低音,聲效更加立體充實。
如果沒有低音提琴,隻有大提琴,聲音則不夠深沉有力;如果沒有大提琴,光有低音提琴,聲音則不夠清晰靈活,二者相互結合才是最佳的。
介紹這麼多,最後當然要試試效果。
斯特拉迪大師叫來他的小兒子亨德爾,一個性格憨厚靦腆的德爾人。他的年齡雖然隻有16歲,但麵相比較老成……這大概是德爾人壽命普遍不長的緣故。
問過亨德爾,他曾經竟然也想成為一名喚獸師,而且還偷偷學會了大提琴,羅林立刻這樣安排:
索菲亞演奏小提琴,安東尼奧大師演奏中提琴,亨德爾拉動大提琴,羅林親自使用低音提琴。
等到四人手持樂器,坐好位置。
在斯特拉迪大師的指揮下,四人開始演奏想要成為喚獸師的必學曲目《喚靈曲》。
先是小提琴悠揚細膩的聲音開篇,接著是中提琴溫暖渾厚的聲音緊隨其後,像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時刻關注著自己的孩子,安東尼奧大師的配合程度,無愧於他大師的稱號。
等到整首曲子進入主旋律部分,亨德爾立刻拉動深沉抒情的大提琴,將《喚靈曲》中細密的情感,表達到從未有過的地步。
羅林歎息一聲,可惜他是一個德爾人,這樣的音樂天賦,白白浪費掉了。
等到曲風轉入低沉,羅林立刻抬起低音提琴長長的琴弓,加入其中。
低音提琴的出現,果然讓整首曲子的聲效,達到了極致。
動人的《喚靈曲》在後院製作工坊中回蕩,所有樂器製作工此時已經無心工作,他們悄悄地簇擁過來,站在角落中,站在門廊下,站在窗台前,安靜地欣賞著耳熟能詳的音樂。
這首曲子,他們早已聽過無數遍,甚至跑到靈魂樹下去觀看那些喚獸師的覺醒儀式,但今天這場演奏,即便那些音樂天賦普遍不高的製作工人,也能分辨出兩者的區別。
這次的演奏更為抓心,讓他們聽到音樂後,完全無暇思考其他事情,腦海中全是這熟悉的旋律在回蕩。
一遍遍地衝擊著他們的靈魂。
羅林隱隱感覺到他的靈性力量觸動了。
這是從未有過的情況……因為羅林覺醒的方法與常人不同,他的靈性力量在使用的過程中,一般都是被動型的。
換成其他喚獸師演奏樂曲,一般都是主動消耗靈性力量,將曲子通過靈魂樹“廣播”出去。
但羅林卻是先演奏一首曲子,假如這首曲子碰巧能夠召喚到一種神奇動物,它會反過來消耗羅林的靈性力量,然後再讓羅林召喚成功。
如此獨特的方式,大概也就是他不能使用他人創作出的喚獸曲的原因。
等到羅林偷偷把靈魂索搭在喚靈手鐲上,再次演奏一遍《喚靈曲》,他原來一直紋絲不長的靈性力量,竟然有了想要提升的意思。
羅林喜出望外。
這件一直以來困擾他的問題,竟然出乎意料地解決了。
其他喚獸師一般通過不斷演奏《喚靈曲》,來消耗靈性力量,然後再增長靈性力量,等到積累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學習更為複雜的喚獸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