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金發奧拉夫(1 / 2)

儒略曆1627年6月

冰島塞爾蒂亞納半島,這個半島在冰島大港城市雷克雅未克的南側十幾公裏處,因為離港口近,半島上九成麵積也都是肥沃的土地,所以數百裏麵積的半島上遍布著小小的村落,算是冰島上居民較為集中且多的區域。

黑暗的中世界已經結束,現在是大航海時代,世界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各國的文化信仰都在瞬息萬變。

但是冰島上卻仍舊是慢悠悠的生活,好似一個世外桃源一樣,就好像它並沒有在1262年成為丹麥挪威聯合王國治下的土地一樣。

塞爾蒂亞納半島上的村落數百年來隻增加了三個,而每個村落的人口都在三十人左右到五六十人之間,最大的白榛樹林赫魯特村也隻有一百多人,這裏原本是個大莊園,叫做赫魯特斯塔基,後來自由民多了才變成了星星點點的村子。

在半島北側有一片肥沃的田地,現在是夏季,這些田地上的麥苗都開始結穗了,雖然顯得稀稀拉拉,但是溫暖的海風吹拂下微微抖動,看著十分喜人。

冰島雖然有暖煦煦的海風自西向東吹來,但是畢竟處在北極圈的邊緣,一年中溫暖的時候隻有五月到十月,而真正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時候隻有五月下半旬到九月而已。

在大片田地的東邊是個小丘陵,上麵長著一些白榛樹,這種樹是西伯利亞寒冷帶才生長的耐旱樹木,類似於灌木,長不了很高大,唯一的好處就是能結一些富含油脂和澱粉的堅果,這種榛子算是冰島上特產的珍惜食物。

在一株白榛樹下,有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身穿白麻衣褲,外衣套著個鹿皮絨的風衣,他有一頭金光燦燦好像金絲的頭發,在陽光下更加漂亮。

濃密的眉毛下的深眼窩中有一雙炯炯有神大大眼睛,湛藍的眼珠像寶石一樣透亮晶瑩,高鼻梁和薄薄的嘴唇以及雪白的肌膚證明了這是個典型的北歐日耳曼人,也是俗稱的維京人。

這個孩子名叫奧拉夫·哈達爾鬆,是白榛樹林赫魯特村首領哈達爾的二兒子,也是他們家族乃至村子裏發色最漂亮的孩子,所以人們也稱呼奧拉夫為金發,或者金發奧拉夫。

奧拉夫今年隻有十歲,但是因為自幼飲食營養足夠,加上遺傳了父親那高大魁梧的基因,已經長到了近乎五英尺的高度,猛一看就像個尋常人家的十四五歲的少年郎了。

在這個歐洲百姓普遍身高不超過5英尺(152.4cm)的時代,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冰島、丹麥等地區的日耳曼人算是身材最高的一類,近半數男子也僅有5.5(165.1cm)英尺不到。

奧拉夫的父親和叔叔則都有六英尺五英寸以上的高度,所以也都有著“大個”的外號。

奧拉夫坐在白榛樹下的一塊裸露的岩石上,手裏拿著一根炭棒做筆在一遝發黃的紙張上寫寫畫畫,有的時候一邊寫他還會一邊嘟囔著什麼。

如果有人能湊到奧拉夫旁邊看就會見到他在紙張上寫的全是四四方方的文字,如果有去過遙遠的東方大明做過生意的商人看到,興許會認出這是類似於大明國的文字。

“公元一六二七年,中國處於明天啟或者崇禎年間(?),一六四四年是明朝滅亡的時間。

據了解,這個年代大明還是世界上最強大和富裕、文明的國家,現在是大航海時代,歐洲中世紀早已結束,羅馬教皇的權利已經大不如前了,新教也叫基督教的出現更是削弱了神權對王權的控製,丹麥和冰島眼下就是新教路德宗的教區。

不過現在歐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的巴黎恐怕還是垃圾遍地,汙水橫流,水源裏全是大腸杆菌吧,住在世外桃源的冰島倒是不失為一個好地方,這裏沒有蚊子蟑螂的昆蟲,黑死病的肆虐也跟冰島無緣,環境好,隻要不得感冒以上的病就能長壽,唯一的缺點就是生活太單調無味,物質極度匱乏,如果不用羊毛羊皮等物資跟英國、丹麥換麵粉木材布料,連生活都成問題啊……”

這一本類似於日記的筆記出自於奧拉夫之手,隻不過奧拉夫他並不是一個生來一片白紙的冰島人。

奧拉夫自從出生時就帶有前世的記憶,他清醒的知道自己前世是華國燕京的北漂,做過保安,當過理貨員,跑過銷售,買過光盤,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中外曆史,但是卻也是看了就忘,記不住多少真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