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金錠市的由來(1 / 2)

其實金錠市從前並不叫金錠市。

與所有的城市發展都一樣,金錠市的興起也是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千辛萬苦的,最開始也不過是隻有幾十戶人家的普通山溝溝,人們都一樣,各種各的地,各挖各的土,各吃各的飯,各養各的豬。那個時候的金錠市還隻是被人們稱為新守村。

後來,一夜春風吹,大地一片向陽,新守村出了一兩個讀書人。這一兩個讀書人讀過書啊,覺悟就變得不一樣了,便想著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如何讓人生過得更豐富、如何到外麵去看看……於是,讀書人不再種地挖土,而是到外麵的世界學到了新的求生路子——做買賣。

至於為什麼叫做買賣而不叫經商呢,那是因為這個時候讀書人心裏還保存著一丟丟羞澀,大家夥都是鄉裏鄉親,平時的買賣賺的都不多,隻夠養家糊口,所以算不上經商。

但是,從這個時候起,村裏人的眼光便開始發生了變化——原來不種地也是可以賺錢養家的,感覺還挺輕鬆舒服嘛。於是又有一批人跟上了節奏,將買賣做到了隔壁村莊。由於湧入的人-流(請認真對待這個如此正常的詞,不要跑題)變大,這個時候,新守村不是很正式地更名為了銅板鎮。至於為什麼叫銅板鎮,具體原因不是很清楚,估計是當時人們覺得銅板是有錢的象征,便就起了這麼個名字。

這種規模越做越大,種地的變成了做買賣的,做買賣的成了經商的,銅板鎮的規模已經容不下這麼多張嘴了。經商的生意做多了,腦袋瓜子靈活,人情世故也看得透徹,於是眼光自然就高了。區區一個銅板鎮豈是男兒誌向的終點,要搞就要搞出銅板,搞出聯盟,搞出世界,搞向宇宙。俗話說得好,膽大騎龍騎虎,膽小騎雞母,經商的正是靠著這一股子敢做敢為的勁,恁是將銅板的規模搞大了。這時,銅板鎮便更名為了銀元縣。

為什麼叫銀元?

銀元比銅板顯得更有錢啊,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從氣勢上就顯得不一般了。

後來,也就不用介紹了,自然是從銀元縣變成了金錠市。因為大家夥格局又有了變化,生活質量聽說是提高了不少。

所以,在如今的金錠市,有錢的財閥遠不止高氏一家。什麼東邊的孔家,西邊的吳家,南邊的馬家,北邊的王家,家家有本厚厚的賬本……更不用說普通的有錢人了,那簡直多得如天上的鵝毛飛雪,數不勝數。

這有錢人一多,賺錢的門路雖然更多,但難免會做到類似的。這就比如高大尚家的高氏瞧著人工智能前景遠大,便開發了一款叫著貝塔狗的人工智能,而吳燎的父親吳空空家的吳氏集團也盯上了這個項目,幾乎同時開發了一款名叫伽馬狗的人工智能……

至於為什麼都要叫狗,那就不太清楚了。有可能是狗比較忠誠,所以開發者們希望這些聰明的人工製品要像狗狗一樣,立正稍息站好,丟根骨頭,叫聲臥倒就臥倒。

說來也巧,有錢人就跟趕趟兒似的,一出就跟風出了一批,吳氏集團的老總吳空空竟然也是和高小由、黃白隊長讀過一兩年書的同學。高小由和吳空空還在一起打過架,聽說是讀幼兒園時互相爭論誰的老爸腦袋大而起的衝突,不過那都是往事了,不至於計較一輩子,兩個人現在麵臨的是高氏與吳氏在商道上的明爭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