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一切結束了,很突然,很對不起大家!(1 / 1)

下午,淩寒乘坐運輸機,趕赴濟南,指揮218師,與當天晚上開始,沿津浦線,一路向山海關推進,順便把平津地區也納入了獨立軍囊中。

大澤山這裏的事務,完全交給了朱老大跟鄧政委,順利的完成了對東線集團的全殲。

煙台方向的獨立師,則是全殲了第27師團之後,把第4師團團團包圍了起來。

而在上午就已經集合過來的特戰隊第二第四大隊,已經先一步出發了。

之後,特戰第三大隊在周山柱的帶領下,偽裝成日軍,一路趕往山海關方向,秘密拿下了這座雄關,並派出兩個小隊,前去錦州附近,破壞大小淩河上麵的京奉鐵路橋梁。

而特戰第二大隊,在喻心宇的親自帶領之下,趕赴北平,奇襲華北方麵軍司令部,活捉了司令官多田駿中將跟參謀長山下奉文中將。

特戰第四大隊,則是進入天津,拿下了靜海機場,配合隨後到達的218師,光複天津。

同時,特戰第一大隊,順利拿下河南的商河地區,配合220師,威脅開封地區的日軍第35師團。

從膠東騰出手來的219師,隨後進入華北平原,沿太行山東側一線擺開,占領了北至石門,南至鄭州黃河北岸的區域。

至此,華北戰役結束,獨立軍占據了山東、河北兩省的全部,河南一部。

老蔣在國內外的呼聲之下,也是出於拉攏淩寒的目的,不得不對獨立軍論功行賞,授予淩寒第15集團軍司令長官,河北省主席,一級上將軍銜,兼北平行營副主任,統管蘇魯戰區與冀察戰區,行營主任為老蔣本人;授予朱老大山東省主席,二級上將軍銜。

獨立軍開始了又一次擴軍。

利用日軍贖回被圍困的第4師團的機會,獨立軍從日軍手裏換回十幾萬華夏戰俘,除部分高官送回重慶之外,大部分士兵,全部補充到了獨立軍的建製裏麵。

獨立軍的四個師,全部擴充成軍的建製,除新獨立師擴建為兩個師意外,餘部全是三師九旅的甲等軍,總兵力達到了80餘萬。

39年夏天,淩寒跟德國再次交易,利用利比亞油田位置分布圖,以及淩寒給老希提供了一份西線戰略,從老希手裏換回大量的機械設備,以及總共8個團的重炮,建立了獨立軍的岸防炮部隊,以及配屬各師作戰的重炮部隊。

秋天,獨立師搶先出手,西出張家口,開始攻擊駐蒙軍,光複綏遠,並在山海關方向,重挫關東軍的攻擊集團,光複熱河全境,並實現獨立軍與紅黨的合流。

之後,獨立軍與日軍進入平靜期,開始華北地區的工業化建設,並從德國換回大批的猶太技術人員,充實自己的技術力量。

在此期間,淩寒與喻心怡完婚,得到了重慶跟延安無數大佬的祝賀。

德國進軍東線的時候,淩寒利用一份軍事計劃,迫使老毛子歸還遠東地區的15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並借機收回了外蒙的主權,把華夏的疆域,恢複到尼布楚條約時期的規模。

日軍進攻東南亞之後,淩寒利用關東軍被大量抽調的機會,東出山海關,開始光複東北的行動。

隨後,淩寒在英美等國的要求之下,出兵東南亞,並利用一係列計策,獲得了半個印度,緬甸全境等地區的實際控製權。

國內,清除了所有日軍之後,在淩寒的力主之下,重慶跟延安和平解決了一係列問題,成立了以延安為主的統一政府,清除一切腐敗現象,開始對國內進行大開發、大建設。

至二戰結束,華夏占據了整個東南亞,半個南亞次大陸,大半個中東,成為世界上疆域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

1970年,53歲的淩寒接任國家元首,十年後卸任,定居於膠東,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最後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