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注定是一個足以改變大龍民國未來曆史的日子,由此開始引發的一係列技術變革如同洪水巨浪一般席卷了整個軍部。隻可惜在它開始的時候,是如此的默默無聞。天華研究院第一人院長周寒,下屬新型武器研發部、技術通訊部、靈動機械製造部三個部門。馬儒擔任武器部部長,其他部門也都找到了一些相對應的人才。看似默默無聞的小研究團隊,內裏設施可謂一應俱全,比之很多國家級別的研究院都不逞多讓。
而相對應的特種連隊也必須跟上進程。戰鬥部分基本已經完成了所需要的訓練,剩下的就是完成後勤方麵的布置。對於這方麵的人才周寒可是直接把主意打到張揚學院上麵了。不過在此之前需要出師有名,當人們期盼這位沉寂多時的天才創出新的壯舉之後、在同輩紛紛完成金丹凝結的時候,周寒再次做出驚人之舉。
這天包括龍眼日報這種主流大型媒體、軍龍日報這種軍部媒體等一係列主流媒體齊齊登載了一篇文章:《論未來十年特種作戰》。
文中周寒明確提出了小隊化的必要性。大龍民國人精英優勢明顯,個人戰鬥力強悍。這種個人戰力在正麵戰場上將被極大壓縮。與之相比,小隊模式更為適合發揮強大的個人能力。由此完全可以將部隊分為特種化和機械化兩個方麵。正麵戰場上可以憑借大龍民國的強大生產力,創造出以靈動炮為首的機械化軍隊。而側麵戰場上則由特種小隊完成特殊任務。
小隊概念早已有之,不過特種小隊倒是一個新名字。文章中給予了明確解釋,即在軍隊編成內專門組建的遂行特殊任務的部隊,具有編製靈活、人員精幹、裝備精良、機動快速、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等特點。主要負責側麵或者敵後任務,以獲取重要設施位置、破壞基礎設施、執行斬首任務為主要目標的軍種。
而如何以較少的人數完成敵後大規模破壞,這就涉及到了機械化部隊的配合。在此文章提出了未來戰爭的全新概念即超視距攻擊和超巡航能力攻擊。超視距攻擊即遠程精確打擊,超出視線所及範圍的距離進行作戰。這方麵急需要具有超遠距離射程的靈動炮完成。在這一點上,文章以現實戰役為例子即前不久和婆娑人的那一次戰役。某小隊深入敵後,完成了敵後幹擾,破壞糧食據點,報告戰術目標等一係列任務。使得戰役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獲得勝利。尤其是最後敵後小隊和我軍超遠射程靈動炮的配合,產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超巡航能力攻擊則是一個更為全新的概念,基於現在靈動飛艇日益發展的技術,未來的靈動飛艇可能將具有超高攜帶量和超快的巡航速度。在未來的戰爭中,當特種小隊深入敵後的距離達到常規靈動炮射程之外的時候,後方無法以靈動炮作為火力支援。此時自帶動力的靈動飛艇便成了最好的支援手段。通過單人駕駛,或者設定航線和目標自動奔襲。靈動飛艇上攜帶大量彈藥。
文章發表之初便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大龍民國人民平均素質都很高,對於國家的軍事都有涉及。雖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是都能感覺到很有道理的樣子。這還僅僅是在民間的反映,文章在軍部內部引起了可以說是軒然大波。可以說是對當今軍事作戰的一次大改革,軍部高層對此給予了相當的重視。
因為給文章的內容實際上在大概十年前就曾在軍部公開過,而且軍部也有了一番嚐試。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卻已經打下了思想基礎。更是因為文章中所列舉的例子是現實發生的。與婆娑國的那一場戰役周寒小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現如今周寒的文章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思維,結合現在發展的技術來看都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一時間軍部高層對此文章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很快周寒的身份也被發掘了出來,前龍隊隊長的兒子。因為龍隊是一個類似於特務部門的存在,所以其資料高度隱秘。現如今才發現周寒還是烈士之後,稱之為根正苗紅也不足為過。更重要的是軍部之中很多都是當初龍隊的成員,現在皆是擔任高官要職。此時對此更是全力支持,反對的聲音固然有之,不過肯定是沒法把這件事壓下來的。
很快軍部總部的通知下來,針對周寒提出的設想予以紫頭文件。允許以周寒所在軍區開展軍事改革。作為實驗部隊先行嚐試特種化戰隊的成立。無疑這份紫頭文件是周寒最想要的東西。有了它便是國家承認的實驗部隊,要不人自己怎麼搞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現在終於可以大大方方的改革、招人和要經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