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清晨,齊軍抵達昌黎城下。時文義和薑桓楚也算是老熟人,幾年前,薑桓楚秘密訪楚時,第一站到的就是昌黎,那次負責接待的也是時文義。
時文義站在城頭衝著城下的齊軍喊話道:“四皇子,別來無恙,還記得時某嗎?沒想到今日我們居然要在戰場上相遇。”
薑桓楚自然記得時文義,哈哈一笑道:“時太守,薑某謝謝你當日的款待,今天薑某領軍前來不為別的,就為你這昌黎城。時太守你可願意歸順我大齊?你鎮守邊疆這麼多年,家中除了伯母之外就無其他親人,你就忍心讓她成天替你擔心?”
薑桓楚知道時文義是個孝子,所以開口就從他的母親入手,想要勸降他。
時文義搖了搖頭,沒有回答薑桓楚的問話,反而勸道:“四皇子,你身為皇子,不應該以身犯險,念在我們相識一場,你現在還是趕緊回去吧,不然我們援軍一到,你就插翅難飛了。”
薑桓楚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既然我們誰都說服不了誰,那就戰場上分勝負吧。”
薑桓楚將五萬楚軍一分為三,每兩個時辰一換,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的攻打,不給守城的楚軍一點休息時間。
這招可就苦壞了守城的時文義,守軍本來就隻有一萬人,齊軍分三班倒可以,他要是也把守軍分三批,每批守軍可就剩三千人了,三千人怎麼能守得住昌黎。
這才過了一日,楚軍就明顯因為休息不夠而導致戰鬥力下降。好在時文義在昌黎經營多年,深受城內百姓的愛戴,不等時文義號召,城內的壯丁就自發組織起來,紛紛站上城頭幫助守軍抵禦齊軍。
城下的薑桓楚看見這一幕,心中擔憂的同時也不禁佩服時文義的為人,在這麼危難的時刻,還有這麼多百姓願意站在他那邊。
百姓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是勝在人多,不采取點措施,短時間內還真難以攻下。
薑桓楚不像石落升那樣智慧,想不出那麼多的計謀,也不像劉子玄那樣勇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囊中探物。但是薑桓楚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他是齊國的皇子,他的身份就是他的優勢,隻要他身先士卒,齊國的將士就能更進一步釋放出戰鬥力。
想到這裏,薑桓楚抽出身邊隨身攜帶的寶刀,幾個縱身跳到昌黎城下,又是一躍跳上雲梯,朝著城頭爬去。
城樓上的楚軍看到出來了一條“大魚”,也都眼前一亮,能活抓或者擊斃齊國皇子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每個人心裏都很清楚。
同樣正在攻城的齊軍看見薑桓楚衝在最前麵,也是士氣大振,皇子都親自下場殺敵了,自己現在不表現一下,難道還要留到陛下親征時才表現嗎?
薑桓楚猛地一出現,同時激勵了雙方的將士,時文義知道薑桓楚武功不凡,趕緊抽調了一批精兵過來防備。
可薑桓楚的武功在這裏就是無敵的存在,一陣左衝右突之後,離城頭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