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本太子說的話你也不信嗎?我時常出入禁中,是你見的多還是我見的多?這不過是一個長得和虢國夫人相似的女子罷了。她可有親口說過,她是虢國夫人?”
“這倒沒有。”
“那就是了。去牽匹馬來,放她走。”李亨將手背在身後,他處理事情越發老練了,“你們幾個快把刀劍收起來,不要擾民!”目光不經意掃過楊玉瑤的臉,她亦在看著自己。眼中湧滿感激之情。
李亨,不枉我們曾經相好一場。
“太子殿下。”侍衛將馬牽來。他挽過韁繩,將馬帶到楊玉瑤麵前,“姑娘,快上馬吧。朝廷正往西邊走,人多混雜,若有機會,姑娘還是往西南去吧。”他壓低聲音,溫柔地說,“好好照顧自己,若有對你好的人,就成家吧。”
楊玉瑤無語凝噎,望了李亨片刻,要將他的樣子狠狠烙入心懷裏。她躍上馬背,“謝謝太子殿下。”掉轉馬身,再看了一眼,揚塵離去。
“剛開始,我隻是想像玉環一樣,被一個有權有勢的男人疼著,到後來,卻真的喜歡上你,李亨。”
霞光染滿她紫色的衣裳,李亨駐足相望。她的背影,猶像那隻遁去的紅色小狐狸。然而,卻朝著離他命運相反的方向,越去越遠了……
———————————————————————————————————————————————————
今天還有更哦~~~~~~~
三十九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大結局)
至德二年,朝廷的軍隊收複了京城長安。十一月,李隆基從成都回到京城。他成了一個神經質的老人,輾轉在故地宮廷中流連,往日的歡笑與哀愁都成了今生最深刻的傷痕。
梅花開了,攘千臂而擎住一方,肅然站在風裏,恭敬地等候白色的祝福。
可惜玉環死了,他也再找不到采萍了。
平身以為會相伴終身的兩個女子,都在他死亡之前悄然離他而去。身為君王,卻難逃‘孤寂’二字。
爵有個太監獻上了一幅梅妃的畫像。他看了看,說:“挺像,隻恨不是活的。”
他彎著身子,在上麵題了兩行詩: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禦①得天真。
滕霜綃②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③不顧人。
(注釋:①鉛華不禦:不用胭脂粉黛;②霜綃:指示畫作;③嬌波:眼神。)
筆走一半,落情於紙,李隆基暗暗流下了眼淚。高力士跟著在旁邊拭淚。
江山已經易主,李隆基名義上是太上皇,但哪裏也不許他去,就把他軟禁在深宮大院中,每自沉吟嗟歎。當時倉惶出走,將玉環埋葬在馬嵬坡處,如今回宮,他想重新安葬玉環,但是已為皇帝的李亨聽信弄臣李輔國的話,不肯答應他。擔心改葬貴妃,龍武軍將士心裏會有懷疑。
李隆基隻好秘密命親信太監將貴妃的遺體遷葬到別的地方。回來時,太監捎給他一隻香囊。
“貴妃的遺體已經腐爛了,隻有胸`前的香囊還在。”
李隆基將它放進袖子裏,又命人畫了玉環的畫像,掛在寢宮中,日夜對之。
……“朕也想和你,生生世世做夫妻。朕是不是太貪心了?”……
……“不,彼此同心。”……
……“三郎,為了我,一定要珍重啊。”……
可是玉環,沒有了你,三郎活在世界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