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秘密(1 / 2)

盤膝而坐,位於山河鼎之上的易雲,迅速運轉元力,開始突破。

易雲的識海之內,元力小溪的數量已經快接近二百五十條,每一條之內流淌的都是晶化的元力,宛如一顆顆水晶,十分的夢幻。

這麼龐大的元力,運轉起來,猶如鉛汞鐵砂流動一般,冥冥之中蘊藏恐怖的力量。

易雲的積蓄,早已經雄渾無比,所以突破大運境的壁障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隻需要先將一顆氣運元珠煉成,然後再向其中注滿元力便可。

按部就班,易雲迅速凝練最後的三顆氣運元珠的其中之一。

隻不過,在凝練的過程之中,易雲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氣運元珠隻有小運境、中運境、大運境三個大境界才會凝聚,並且每一個境界隻有三顆,加起來一共九顆,象征天道之下,九為至極,在突破到人運境之後,氣運元珠便會消失。

無數年來,所有的修士,遵循的都是同一條道路,即使是那些天賦異稟之輩,對此也沒有多所研究,畢竟他們都想要更快突破到更高的境界,沒有必要在低境界多所逗留。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嚐試過凝練第十顆氣運元珠,企圖達到萬古以來無人登臨的頂峰,但史料之中的隻言片語顯示,這些人在凝練之處便遭遇到不可說的劫難,以至於最後全部放棄,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繼續修煉下去。

至於到底是什麼劫難,書籍之中沒有半點提及,仿佛是什麼大恐怖的東西,讓人諱莫如深。

易雲在看過這些典籍之後,不置可否,事到臨頭,他的心中也浮現出與前人一樣的想法。

第十顆氣運元珠是否可以凝練,凝練之後的修煉之路,又是一番怎樣的光景?

都說十全十美,但天道之下,九為至極,無數年來這已經成為鐵律,無人可以撼動,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易雲的心中不斷湧出這些問題,不過都是一頭霧水,沒有半分頭緒。

雖然他現在隻是要突破到大運境,留給他的時間還很充裕,畢竟中間還隔著三個小境界,十二個等級,隻要再突破人運境之前,將第十顆氣運元珠凝練出來,理論上來說都是可以的。

但易雲並不這樣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先行準備,總是沒有壞處的。

再說了,趁著突破到大運境的這個機會,他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氣運元珠的整個形成過程,甚至說參透這種修煉體係的核心奧秘,到那時候,說不定他就能夠將第十顆氣運元珠凝練成功。

現在的修煉境界,都是久遠之前的先賢傳下來的,在當時的他們,究竟是怎樣開辟出這樣的道路,對於所有的修士來說,都是一個謎團,而他們也沒有心思去多加研究,隻是想按圖索驥,就絕對不會錯。

易雲心中若有所思,唯有明白其核心原理,才有機會創造新的東西。

緩緩調動元力,易雲開始在識海之中,凝練氣運元珠。

這個過程,被易雲放慢速度,好方便他觀察其中的細微變化。

凝練氣運元珠,需要引子,而這個引子,則是來自於識海深處的一點先天之氣。

這點先天之氣,乃是人類降生之後,便存在的,傳說是來自於天地未開辟之前的氣息,故而名為先天。

這點先天之氣,一共分為九份,每一份對應一顆氣運元珠,凝練九顆氣運元珠之後,因為沒有先天之氣,自然無法再繼續凝練,這就是所有修士無法突破十顆氣運元珠的障礙所在。

先天之氣,珍貴無比,隻有在降生之初,才會有,人出生之後,便是後天,自然無法再產生先天之氣,故而繼續凝練氣運元珠的道路也就斷去。

這個規則,不知道是誰定下,但卻讓人不得不遵從。

識海深處,不知道有多深,正因為不知道,所以才用深來統稱,理論上來說,隻要一直修煉下去,識海便可以不斷擴大。

易雲現在的識海,不過八百裏而已,但相對於同境界來說,已經是足夠的大,畢竟他得到了諸多的奇遇和機緣,再加上又修煉意念衍生神訣這等奇特的功法。

一般來說,小運境的修士,識海不過五十裏,中運境三百裏,而大運境才有八百裏,易雲能夠在中運境便有八百裏,已經是極為了不起的存在。

識海就像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荒蕪之地,隻要人去開墾,就可以無限擴大。

正因為先天之氣,位處識海之中難以捉摸的地方,難以企及,所以無法窺視它的真正麵目,自然也就無法去探究它的奧秘。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