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那些混亂的過往,文熙並不期待再現,可這些年走下來,曾經發生過的事,她幾乎一件不落地再次經曆。過程或有細微差別,結果卻從沒有什麼不同。

好比三年前,她拒做策劃一組組長,三年後的現在,就在半個月前,組長阿晴嫁人離職,而昔日覬覦這個位置的朱諾,則慈眉順目地撫著微微隆起的小腹,隨時準備修產假。文熙這三年的表現,讓她順理成章就任,新舊組員無人二言。

周悅甚至說:“我記得才來實習的時候,就見過丁姐和原來的賈經理,還以為那時候丁姐就會做這個組長呢。”

文熙笑道:“那怎麼可能,OMM沒有那麼多特例的。像你不也是數字夠了,才能做到策劃經理?”

周悅的職位,她自己十分清楚。在OMM是專案專組,實行項目經理製,所謂策劃經理,實際是沒有專門項目的,哪個組缺人就到哪個組替補。換句話說,一個組隻有在接到大案子時,才會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於是有人謔言說周悅是救“火”隊長。這個稱呼當初是陳大鵬叫出來的,意為她可以救急,現在看來,策劃經理隻參與火熱搶手的項目。

因此策劃經理這個TITLE,在內部員工口中聽到,有著說不出來的諷刺。

周悅卻隻是一笑,大大方方地承認,“單靠我一人,怎麼完成得了數字,還不都是沾大夥兒的光?”

文熙點頭,“做案子是一個TEAM嘛,應該的。”望向一桌子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散會吧。姚瑤想著把會議記錄抄送一份給陳總。”

助理姚瑤領命,待眾人出了會議室,才湊到文熙身邊,不避諱地問:“丁姐,你對周經理意見是不是很大?”

文熙瞥她一眼,“做事去。”

姚瑤吐吐舌頭,抱著電腦準備離開。

文熙說:“你將來對她意見也不小。”

這一屋子人,對周悅都很大意見,不過都停留在公事上的不快。丁文熙更介意的,卻是她與趙磊的糾葛。

再見周悅,她躲進趙磊懷裏那一幕,直覺地躥上文熙的腦海。

這是文熙最不希望重演的事件。當事人在,如何阻止事情不發生,難道要消滅掉一個?

這幕冗長的舞台劇,燈光布景曆曆在目。明明曉得這結局不好,但她是演員,沒有更改的權力,隻能繼續下去,等待已知或未知的劇情上演。

上海回來後,是連日的頭腦風暴會。產品沒變化,但文熙對當初的策劃案記不太深。這一過程還是比較磨人的,別人在想點子,文熙在想,曾經的點子是什麼。等她想到自己不應局限於昔日的思維時,則茅塞頓開。

那一次提案非常漂亮。陳大鵬親自帶隊,文熙是發言人,不講大形勢,隻說數字回報。從創意談到落地,短短三十分,掌聲在藍色海岸香港總部的大會議室回響了很久。

成功簽下該產品中國區推廣總代理的文熙,那一年年底,晉升為OMM三大高級經理之一。

次年年初,趙家父母不期到訪。

那是剛過完元旦的一天,兩人還在假期。趙磊起早下樓去跑步,文熙天冷就想賴床,睡足了才起,沒一會兒聽見門鈴響,叨著牙刷去開門,含含糊糊地抱怨,“叫你出去帶鑰匙的……”

門裏門外,幾顆心相對噗嗵。

文熙感覺刺激口腔的不是薄荷牙膏,而是尷尬的苦水。

相較於目瞪口呆的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