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長沙王吳芮——吳芮的成長(1 / 1)

公元前473年,吳國被越國打敗和吳王夫差在餘杭山自刎之後,越王勾踐下令趕盡殺絕吳王夫差的後裔,不給吳國翻身的機會。被征服的吳國人民把國名作為姓氏,作為保持血緣的符號。他們被迫背井離鄉,有些人不得不隱藏自己的身份。經過許多年後,他們恢複了吳姓。

吳國的王子王孫紛紛率領家人和族人,攜老扶幼,四處避難。太子鴻和王子徽的家人逃到了瑤裏(今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瑤裏鎮)隱匿,並在那裏繁衍子孫後代。也有的帶領家人族人翻過嶂公山逃到了今江西省婺源附近,他們也在那裏幸存下來了。

公元前241年,吳芮出生在幹越地區的龍山南麓,今屬江西省上饒市餘幹縣社庚鎮鄧墩村。他的祖籍是景德鎮浮梁的瑤裏,幾年前父親剛剛遷徙到龍山村。根據《皋廡吳氏家乘》,吳芮是吳國始祖泰伯和吳氏的第三十一世孫。

吳芮的祖父厥由擅長醫術,治病救人。他是季劄二子吳征生的第九代孫,是季劄眾多後代中的名門望族。吳芮的父親吳申也懂醫行醫,而且釀酒。他們在當地都享有崇高的聲譽。

吳芮自小聰明好學,是人見人愛的孩子。擅長醫術的爺爺和父親對他進行了良好的教育,還經常給他講先祖泰伯在吳國的艱苦創業以及愛民如子的故事。他們一起回憶吳國過去的強大和輝煌,以及亡國後的痛苦。他們還講解曆史上應該汲取的教訓。從醫學的角度,他們向他解釋《易經》的辨證原則。從棋局裏。他們為他講述著名戰略家先祖吳起的戰術和布陣。吳芮健康成長,學識豐富,而且武藝高強。他經常陪伴祖父上山采藥,此外他還從事農耕、狩獵、捕魚和飼養家禽。

年輕時,吳芮常常研究《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從中汲取精華。他決心做一個高尚的人,不辜負祖父和雙親對他的期望,為吳氏家族的興旺發達做出積極的貢獻。

戰國時期(公元前453年—公元前221年)華夏大地烽煙四起,各諸侯國間戰火不斷,散兵遊勇四處搶劫。吳芮不忍心看到村民們的苦難,他號召人們團結起來保衛家園。在鄉親們的支持下,民團隊伍穩步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顯然,潰退流浪的士兵是因為生活沒有著落才不得已偷搶的。吳芮寬宏大量,他幫助那些沒有襲擊或騷擾當地村民的敗軍士兵洗心革麵從新做人,那些願意留下來的可以加入民團。十八歲的時候,吳芮已經是一支一萬七千人的民團武裝首領了。這支部隊紀律嚴明,得到了當地人們的支持和擁護。漸漸地,附近有更多人來加入他的隊伍。吳芮的母親梅氏很有教養和見地,她告訴吳芮應該軍民結合,這些人不但能夠打仗,而且能夠種地和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