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合、沈月娘夫婦回到自己的家,看到滿目狼藉的院子,沈月娘哭了出來,趙啟合也牙關緊閉,臉上的肌肉開始抽抽,麵目猙獰。狗日就沒見過自己的爹有這麼難看的時候。
這座小院子是夫婦二人一起奮鬥的成果,也承載了他們最美好的一段記憶,現在變成這樣子讓他們實在心疼,沈月娘發誓,有機會一定要讓永安侯府百倍償還。
在縣衙的一個多時辰,這夫妻二人明白了自己的潛力和實力究竟是什麼水平,也讓他們的野心瘋狂滋長。以前那些傳說中的人物,在夫妻二人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他們也要走到最頂尖的位置,也要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現在雖然是夏天,但今天發生了這麼多事,天也幾經快黑了,夫婦兩個也沒有多少時間傷春悲秋,得趕快把家裏的貴重物品收拾出來。這個家裏隻剩夫妻倆的臥室還是完整的,今晚隻能一家四口擠在一間屋子裏了。他們要好好商量一下以後要怎麼辦,趙啟合雖然沒沈月娘聰明、腦子反應快,但趙啟合思慮周祥,隻要給他時間,他思考的問題很少會有遺漏,而沈月娘是無論什麼事,很快都能有好幾個主意。
狗日從廢墟裏扒出自己的圭表和量角器,這兩件東西還沒有太大的損壞,但看起來坑坑窪窪的。狗日已經決定,等家裏的這件事過去,自己一定讓自己老爹做個鋼質的,這樣就很難損壞了。
吳敦送走了趙啟合一家,回到後堂看到任師爺坐在位子上發呆,不由幹咳了一聲。任師爺抬起眼看到是東家,不由長歎一聲:“大人,老朽在想這趙啟合一家子真乃異數!”
“唔?此言怎講?”吳敦知道這任師爺恐怕有長篇大論,也就坐了下來聽任師爺說話。
“我剛才看了大人審案,這趙啟合一家俱非凡人,老朽在京中多年,竟是從未見過這等人物。”任師爺長歎一聲,“前朝科舉之製甚為簡陋,且即使得中也不過微末小吏,天下修士盡入世家豪門之手,每當朝廷有事俱要與各世家商討調派人手之事。每朝初立之時,朝廷裏人才甚多,修士雲集,朝廷要做什麼,世家隻有跟隨。到了每朝末年,各大世家修士之多甚於朝廷,且,各世家對於朝廷十分警惕,朝廷調用其麾下修士甚難,以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及至本朝,大開科舉,統一規製,招攬天下英才,修士俱以朝廷馬首是瞻。是以本朝延續1000餘年,甚至北邊的大遠帝國也學本朝科舉取士,國祚綿長。使天下經久太平,亦使本朝戶口達3000餘萬戶,此乃從未有之盛況。這都是好事。”
吳敦靜靜的等著任師爺往下說,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也是本朝上下的共識。
“可大人呐!這天下修士自修煉起,就為了得功名。修士們窮盡所能,隻為如何速得功名,修士們進境甚速,然基礎不牢。今日,一個僅僅是按照修煉、從未和人打鬥的趙啟合就能以一敵四不落下風,這要是在未行科舉之時,焉有此事!”
吳敦突然發現這任師爺是個堅定認為“今不如古”的人,他不由一笑:“先生謬矣!那幾本修煉經典上的要求,都是能修煉至5階而言的,完全照此修煉,未修成而年歲日長,氣血已衰,再不能成道士,是以,修煉之人在修煉之時必有取舍。前朝修士未有功名誘惑,然能全按書上修煉者也僅李存孝一人而已。”
“什麼?那趙啟合堪比李存孝?”任師爺的眼睛都快凸出來了。這李存孝是什麼人?那是前朝末年第一勇將,33歲以四係5階升道士3級,雖然到死仍是3級道士,但打遍天下無敵手,死在他手裏的5級道士都不止一個。是所有修士修煉的目標。任師爺不敢想象自己今天見的人能和李存孝並肩。
“先生不曾修煉,可能沒有琢磨過曆代修煉之人手劄,那李存孝也是完全遵照書中修煉,24歲四係3階。先生看看今日趙啟合比之李存孝差了什麼?而且,當初的李存孝可沒有家室拖累,不需養家糊口,無須教養子女。最少在這個年齡,趙啟合強於李存孝。我原以為,似李存孝那等人物,僅存於傳說,不想今日見到了,是以,我告訴先生,我不是趙啟合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