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灶王奶奶(1 / 2)

在這兒我想問問各位,過年對你意味著什麼?

反正對我來說,無非就是三件事兒。

吃餃子,看春晚,又他媽長了一歲。

要說現在,真的是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小的時候還能盼著壓歲錢。

說到壓歲錢,不知道各位是否跟我有一樣的經曆,那就是我的壓歲錢全都被我媽我爸收起來了,美其名曰的給我攢起來留著娶媳婦兒。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倒是沒看見媳婦兒,相反每年他們老兩口過年的時候打麻將全輸了出去。

而現在兄弟我都已經混到了開始給小輩孩子壓歲錢的份上了。

要說到餃子啊,來由也是挺有意思的,相傳是東漢名醫張仲景發明的,原名叫“姣耳”。相傳,張仲景從冬季開始,為耳朵凍傷的百姓做“驅寒姣耳湯”,把肉餡兒寶成耳朵的形狀,吃完驅寒保暖。

從此人們過年間吃餃子,慶祝耳朵康複,你看各位家裏過年包餃子不全都像是耳朵的形狀嗎!

而再說這春晚,小的時候不懂事兒,看著電視裏的那些人誇天誇地誇祖國,看見誰都樂,他們在電視裏麵樂,我坐在炕上也跟著傻樂。

現在長了再看那些成天歌功頌德的節目,我尷尬癌都犯了,從春晚裏看世界,一片祥和……

薑昆的相聲聽著依舊屁味兒沒有,此時我才感覺到斯坦尼斯拉夫德剛·老郭說的話實在是說到了老百姓心縫兒裏去了。

何為俗,人穀為俗,到啥時候人離不開五穀雜糧,吃喝拉撒,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才更能反映出藝術的高度,相聲本來就是出身於市井服務大眾的。

何為雅,牙佳為雅,從嘴裏說出好聽的話來就是雅,但是你不能成天說好聽話,你得吃飯,毛主席說過:“吃飯的人民的頭等大事”,一味的拔高兒說好話,隻能說你不尊重毛主席的指導思想。

要說這春晚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我便說要不幫忙包包餃子吧,不得不說,我老媽是真挺慣著我的,家裏的活兒一點兒都不讓我伸手。

“你在外邊都累了大半年了,回家就好好休息吧。”

“舅媽,你這樣都把他慣壞了!”我姑家的姐說道。

要說我家過年,人還真不是特別多,我奶就生了我爸和我姑,現在我姐也嫁人了,今年正好趕上我姐和姐夫一起過來跟我們過年,就這樣也就才十來個人。

聽到我姐這麼說我,我朝她做了個鬼臉,可就當我剛做完,我屁股上就挨了一腳,就聽我爸說道:

“你個懶犢子,上廚房燒灶坑引爐子去!”

“哦……”

我揉著屁股向廚房走去。

刷好了鍋,我準備開始引爐子,不知道大家對東北農村的那種大鍋有沒有概念,就是那種直徑能有一米多的大鍋,用大鍋坐在爐子上做出來的菜和用電磁爐炒出來的菜,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味道差了太多了。

而坐著這種鍋的爐子,相對來說也會更大一些。

於是我便拿著一些鬆樹枝等引火之物開始準備把爐子引著火,可是不知道怎麼了,這柴火怎麼點都點不著。

“火柴也不潮啊!”我心裏想道。

見火柴不靈,我便從懷裏把打火機掏了出來,要說抽煙的人就這點兒好處,身上必備打火機。

可就當我將打火機點著了火再次點燃那些引火的柴火時,卻依舊點不著,我剛打著火,就見那火苗忽然一歪,然後就滅了。

連續弄了四五次,都這樣!

大爺的,這什麼毛病!

於是我走出廚房,去倉房裏又抽出一捆幹柴,拿著打火機試了試。

果然,這次一下子就點著了。

我便趁著這些柴火點著了,趕緊拿著走進廚房,想要把那些東西一起點著放進爐坑裏。

可是就當我剛走進廚房,拿著點著的柴火去點燃那些引火之物時,點著的柴火竟然“呼”的一下子又滅了!

這就有點兒怪了啊!

要說這大過年的,可不應該有啥妖魔邪祟啊,這個時候出來不擎等著挨崩呢嗎,於是我把柴火放在地上,轉身要走出廚房再去拿一些柴火。

可就在我剛一轉身的這一瞬間,我眼角的餘光無意當中發現,一個穿著黃袍,頭上戴著個小瓜皮帽兒的小老太太正蹲在我的柴火旁邊一個勁兒的吹氣兒呢!

我勒個去!

要說人的眼角餘光在那種不經意的情況下是最容易看見平時看不見的東西的。

兄弟我是什麼人,這一眼絕對不會看錯了。

好家夥,大年三十兒的你個老不死的敢上我家來鬧事兒,今天老子不把你揍出屎來算你丫拉的幹淨!

於是我氣呼呼的進屋子從我的書包裏麵抽出一張六丁鎖陽送神符,貼在胸口開了眼,然後又拿出幾張九陽破煞誅邪符,準備回到廚房料理了這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