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豈山(1 / 2)

經過三年自然災害,十年浩劫時我出生了。

建國前兩年。我的祖父安豈山,幾乎是不著家門,組織隊伍上山下鄉去淘金。

那時家裏窮,奶奶平時在裁縫鋪打打零工,帶著三孩子,饑一頓飽一頓過著日子。那天安豈山回到了家,哭喪著臉坐在炕上。奶奶心裏便知道,這是缺錢了,可這家徒四壁,還有三張嘴等著食呢。奶奶也是聰明人,家中有什麼樣子,安豈山心裏自然是清楚不過,最值錢便是這祖宅了,這宅子是附近最破的,即便賣了又能值幾個錢。可這是家裏幾人遮風擋雨的避難之所,哪能說賣就賣,奶奶跟安豈山吵了一夜,孩子也哭了一夜。

第二天清早有人叫了門,鄰居拿了些錢,硬塞到奶奶手中,她知道這些錢在他們眼中根本算不得什麼,人家都是有正經工作。曾經看安家困苦,好心托關係幫安豈山找了工作,誰知道不識好歹,硬生生的給人罵走了。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奶奶又是送禮,又是賠禮道歉,可算把關係緩和了。

那天半夜安豈山就不見了蹤影,家中的錢全被拿走了,隻剩下一包口糧。

幾年之中回家了一次,說自己在外麵做了點小買賣,賠了錢。奶奶這一聽,自家男人有了正事,奶奶心中歡喜的不得了。安豈山在炕頭上抱著奶奶哭訴自己的種種經曆,奶奶心軟,原諒了他這有家不回,還把家中的桌、椅、櫃、台能賣的都賣了,抹著眼淚兒跟他們說,等以後有了錢再贖回來,買家點頭答應,搬著家具邊走了。

錢到了安豈山手裏,自然是開心的不得了,安慰了奶奶,見奶奶有好轉,便說那邊的生意離不開他,他得趕回去,奶奶自然是舍不得,三孩子剛見到爹一麵,這才一天的功夫又走了。

在安豈山心裏,男人就該在外做事,不管幹什麼,就算賠錢也不能在家帶著。這次在外麵沒蕩多久,又回到家中,這次安豈山說什麼奶奶也不信她,便有了賣房風波。

……

奶奶拿過了錢,含著眼淚跟鄰居說以後慢慢還你。鄰居打心眼裏看不過安豈山,好好的一個家非要敗光才罷休,這要是安豈山站在他麵前,兩巴掌“呼”死他,要不是看在有這麼好的老婆,這錢才不會上趕著借你。

錢到了手自然是在家中待不住了,趁著月色正足便出了家門,等他走遠,屋中傳出女人陣陣抽泣聲。

趕了兩天的路,愣是沒見到一家商鋪,剛開始以為自己走錯了路,便開始四處尋人問路。這連村莊都沒有,上哪去尋人。安豈山感覺兩天沒進食,又餓又累,腰上的繩子勒得死死的,五大三粗的漢子,硬是勒出了小蠻腰。走了沒多遠,感覺頭暈眼花,天上的雲朵仿佛在打著轉,這下安豈山再也堅持不住了,四仰八叉的倒在了地上。

一覺醒來,天上的繁星點點,安豈山罵了一句:“這他娘的,天怎麼又黑了。”

旁邊一堆火,火光映出火堆旁坐的人,青袍裹身,頭頂發髻。腳踏棉布鞋,身挎一布包,典型的道士打扮。看到安豈山醒了,便跟他說:“醒了,剛烤好的,吃吧。”從棍子上拿下烤的有些發黑的饅頭,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