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結義(1 / 1)

“來者可是廬江陸公子?”王猛拱手回禮道。

“正是在下。”雖然已經知道這就是王猛,陸恒也難掩心中的激動。

“我聽說古代的義士舉兵的時候,百姓都會簞食壺漿,所攻打的地方也沒有能夠抵擋的。可是我舉兵,卻受阻於曲阿,不得取勝。這是什麼原因呢?”

“百姓簞食壺漿而迎接是因為反對殘暴的統治,而劉繇雖然不能任用賢能,但治下的百姓生活並不是很差。百姓又為什麼會迎接將軍呢?”王猛一邊回答著陸恒的問題,手上卻在捉虱子。“劉繇經營曲阿多年,兵法雲:十則圍之。將軍一時攻不下又有什麼值得疑惑的呢,現在應該思考的難道不是如何擊破劉繇嗎?”

“在下受教了。”陸恒雖然穿越了,但是潛意識裏還是容易把自己當成主角,認為自己應該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公子是如何得知在下的?”王猛有些漫不經心的問道。

“在下正在軍中,忽有一須發皓然、侍者環立的老翁。言道此處有一賢人,姓王名猛。其才能可比古之蕭相仲父。正欲仔細詢問,刮過一陣怪風,那老者早已經無影無蹤。”古人推崇鬼神天命之說,想來以此忽悠王猛倒也沒什麼不可。

“走的匆忙,未曾帶齊金帛。此玉價值可達千金,便贈與先生吧。”陸恒來的匆忙,並沒有帶多少金銀。隻好將玉佩送給王猛,這玉佩價值高達數百金,可以說這是王猛打出生以來見過最貴重的東西了。

“在下兵無功績,怎能隨意接受公子厚禮?”王猛見此厚禮,卻並沒有接受。

“當今天下,董卓橫征暴斂,各路義軍群雄並起,某唯願救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重定乾坤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陸恒見此,心想或許是自己的誠心不足,當即下拜道“今先生於我,則如文王之遇太公,高祖之逢蕭何。還請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此,或為天命也。”王猛長歎了一句,便起身道:“主公之誠,金石為開,猛不敢辭也。”

“我聽說昔日,吳王用子胥為政,呼其字而不名。吾當仿效之,但未知先生表字生辰。”

“在下表字景略,今已二十有一也。”

“如蒙不棄,景略可否與我義結金蘭,結為兄弟。”陸恒順水推舟的提出了這個提議。

“君臣有別,此事不妥,不妥。”這一連串的待遇讓王猛都有些蒙了,不過本著君臣之別的思想,他還是拒絕了。

“昔日楚霸王敗範增為亞父,齊公稱管仲為仲父,此二子非君臣耶?今先生之才不亞於二子,拜先生為兄長有何不可?”

“這……”王猛無奈,隻好點頭同意。

二人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念了些諸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之類的誓詞,便算是禮成了。

隨後,就出現了這樣一副奇怪的畫麵:一個身穿粗麻短衣,身上衣著有些破爛的漢子和一個衣著華貴的少年一同前往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