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世間的無奈(1 / 3)

這個世界的真的很無奈,它從來都不會按照你想的去走。

前世的時候,玄寶想要在部隊再過上兩年之後,就跟心愛的人一起廝守到地老天荒,過著平淡而又滿足的日子,結果他被無情的拋到了千年之前。

來到了封地之後,他想要將前世的遺夢做下去,想靜靜的過上兩年,安安心心的搞搞建設,順便帶領一部分人解決溫飽。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這個世界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或許是自己一開始就想錯了,自己想要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裏追求一片安寧,這本就是顯得極為荒誕的事情。

即便是現在建好了,到時間也定然會被趙老大的兵鋒輕易的摧毀,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玄寶不是一個有雄心大誌的人,也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的人,到了古代就嗷嗷叫著懟天懟地懟空氣,這不切合實際,也不是他想要的。

理想很美好,但是現實很殘酷,想要擁有就要付出,想要擁有的更多或者是想要做些什麼,都必須擁有足夠的力量。

如果不是僥幸的遇到了馮五,自己半年的心血都會在今天這一場算不得大的動亂中被摧毀的七七八八。

沒有什麼時候是可以苟安的!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苟安。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如果想要做些什麼,就要不停的去掙紮,去拚盡一切。

而且大多時候,結果也往往不盡理想。

夢該醒了,前世畢竟已經過去了,人不能忘本,卻也不能一直活在過去之中。

一些東西深藏在心中,沒有人的時候獨自品味就好。

人不是鐵做的,可以傷心可以流淚也可以偶爾軟弱一下,但是該做的事情該走的路卻不能停下。

這一世來到了這裏,也有了親人,享受著前世不曾享有的東西,那麼就總該為之努力一下!

在沒有接觸之前,後蜀被大宋所滅,一直被他當作故事來看,但是現在有了交際,甚至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他不想那些事情再度發生。

不想這個長得白胖沒有秦皇漢武雄才大略卻也算不上昏聵的前身皇帝老爹,進入汴梁幾日之後就莫名其妙的死亡。

不想花蕊夫人這個美麗的女子,無奈的感慨‘十四萬人齊解甲,竟無一個是男兒’!身負著屈辱,在宋朝皇宮裏委屈求全,連給自己死去的丈夫上個香,都要心驚膽顫的編造謊話,硬將自己的丈夫畫像說成是送子仙人張仙!

不想前身年邁的奶奶,在自己前身父親死後,在宋都絕食而死!

更不想一顆心都傾在了自己身上的前身老娘,成為亡國之人,淪為階下囚!

北方的消息,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玄寶都知道了不少,原後晉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杜重威,天平節度使兼侍中李守貞,在今年七月的時候全都歸順了後漢,也就是劉知遠。

但是在契丹滅晉的時候,杜重威依附了契丹,所以心中自負虧欠中國,經常疑懼,尤其是當劉知遠準備讓他給歸德節度使高行周相互更換鎮守的地方時,更是如此。

所以最終的結果的就是當到了需要出發任歸德節度使的時候,他又反悔了,不在聽從劉知遠的命令,並且還遣送其子與契丹的麻答以求援,也就是公然反叛了劉知遠。

劉知遠自然大怒,下令削奪杜重威官爵,並且以高行周和慕容彥超為正負招討使,前往大梁攻打杜重威,戰事很猛烈。

當初契丹南下的時候,契丹永康王兀欲囚禁趙延壽於恒州,趙延壽的兒子是晉河中節度使趙匡讚。

當劉知遠南下至霍邑的時候,遣使諭趙匡讚,並且將此事告之。

七月有傳言趙延壽已經死,郭威言漢主道:“趙匡讚契丹所屬,今猶在河中,宜遣使吊祭,因起複移鎮,彼家國無歸,必感恩承命從之。”

因此讓李守貞為河中節度使,改趙匡讚為晉昌節度使(治長安),匡讚乃從河中遷往長安。

本來這一切都很美好,劉知遠收複一方藩鎮,趙匡讚也有了依托,結果偏偏出來了杜重威這一檔子事。

有了杜重威這個前車之鑒,同樣臣服過契丹的趙匡讚心中也犯嘀咕了,擔心會赴了杜重威的後塵,前思後想之下,在十月的時候,遣使者投降與後蜀,並且請求出兵支援。

一直在苦等機會的孟昶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想要立即出兵,一幹朝臣卻在出不出兵之間爭吵不休。

作為一個後來者,玄寶知道,這次一定會出兵的,並且還讓樞密使王處回寫書招降鳳翔節度使侯益,不過結果卻有點無奈了,兩人投降蜀中不長時間之後,又重新投入了後漢的懷抱。

如此一來,出兵前去接援他們的後蜀軍隊就尷尬了,白白跑了一圈,練練腿。

再加上接著的李守貞,王景崇,趙思綰三位關中重鎮反叛,齊投後蜀,後蜀接連三次出兵進入關中,結果三次都是無功而返,還折損了大量的兵卒,連兵膽也都被折損的沒有了。

接連四次的出川,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再加上王處回這些老臣被撤職,王昭遠這些無能之輩掌握軍政大權,而且接連的失敗,也嚴重打擊了孟昶那顆積極進取的心,使他變得開始有些自暴自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