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唐朝文學家韓愈的《師說》中又有一句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兩位先哲想要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但無論孔子還是韓愈,又或者其它形形色色的文豪先驅,都在字裏行間不約而同地洋溢著對“生而知之者”的向往……以及對這種聖人絕對不存在的篤定。
那麼,
“生而知之者”真的不存在嗎?
千萬年間滄海桑田,社會在進步,人類在飛躍,曾經依存於地球苦苦求生的我們自從被逼無奈爬下樹後,就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爆炸式的進化,這個過程中,我們從“畏天”到“勝天”,從木爬犁到波音飛機;從鑽木取火到世界核平;從九章算術到宇宙黑洞……
醫學也在不斷進步,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孫思邈,時至今日,原本隻是望聞問切的醫術已經發展出了成千門眼花繚亂的學科,斷指續接?沒問題,延年益壽?我們有養生學,什麼?你想憑空造人?也……沒問題,不過可能要等幾年,我們要先解決倫理上的問題。
“那……砍了頭還能活嗎?”
當然,沒有什麼能難倒醫學和生物學,我們已經成功地把一個死人的頭接回他原來的身體了,一回生二回熟,隻要有足夠的臨床經驗和案例,接個頭算什麼,切哪兒接哪兒!
按照這種趨勢,如果萬能的醫學和生物學持續發展,未來人類或許會有一天發明出一種藥劑,這種藥劑囊括了人類古今中外所有的知識,每一個人類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能像接種疫苗一樣得到這種藥劑,這些孩子不需要上學,不需要老師,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德智體美勞信手拈來,隻需要在成年前找到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向,然後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即可。
人造聖人,嗑藥聖人,也許是幾百年,也許是下一刻,誰會成為第一個服用靈丹妙藥的嬰兒呢?
額……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我就是那個生而知之的聖人!
我叫斷章,雖然生而知之,但我並沒有給這個生養我的世界帶來任何變化,我是一個勤勉的人,曾經也有過遠大的理想。
但,直到今年的11月29日,我的35歲生日,在下依舊還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通俗點來表述我的身份——平庸而拚搏的35歲室內設計總監。
至於“聖人藥劑”?很遺憾,臆想而已。據我所知,以斷頭續接的醫學突破為終點,地球的醫學和生物學就已經狠狠地撞死在了這個世界的天花板,請勿誤解,並不是醫學的盡頭就僅僅接個死人頭而已。
而是,我們這個世界如此設定了——醫學的盡頭即斷頭續接!
不僅醫學的盡頭被加蓋了天花板,數學、物理、化學、天文……所有的學科,所有的知識都被強定了參差不齊的界限,甚至於我自身也有天花板,我的身高,我的性格,我的父母,老婆,孩子,職業,麵麵俱到,事無巨細,我知道一切,卻隻能在這個早就設定好一切的世界絕望求生。
偏偏我還要表現出一副為了家庭為了親人鞠躬盡瘁的樣子,因為我的性格設定就是如此,畢竟“拚搏”嘛!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