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洪荒宇宙,天狼星係,那億萬星辰組成的浩瀚星河中,冥神星是一顆獨樹一幟的巨大行星。在其北極與南極,各有一顆白晝清晰可見,夜晚則呈緋紅色的巨大月亮。

緋紅雙月,與冥神星構成一個宇宙中極為罕見的雙月伴星係統。雙月因其公轉與冥神星自轉的速率一致,在冥神星北極與南極上方,位置億萬年來亙古未變。

如僅有一顆緋月,離冥神星如此之近,會引發兩個惡劣後果,一是超強的潮汐力,會導致冥神星上海嘯頻發,衝擊海岸;同時地殼板塊運動加劇,產生地震等一係列自然災害現象;二是天長日久之下,緋月會被冥神星巨大的引力捕獲拉扯,在某一日最終撞向冥神星化成一顆巨大的煙花。

唯有緋紅雙月,一北一南與冥神星互成三角關係,彼此之間的引力潮汐力,互有抵消,方能構成如今三方安穩的局麵。

冥神星上有五塊大陸,分別為最大的神洲大陸,其方圓約有一億七千多萬平方公裏。

神洲大陸的西麵是青丘大陸,約莫有一億三千多萬平方公裏,中間隔著一片數億平方公裏的汪洋,名之曰七武海。海上時常有巨妖出沒,為首的妖王有七位,它們一起統治這片廣袤的海洋,因此得名七武海。

輝月大陸則在神洲大陸的東麵,麵積約有九千多萬平方公裏。兩塊大陸之間隻隔著一條最短處隻有數公裏的海峽,名為守望海峽。

神洲大陸的北麵是七千八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寒冰大陸,兩者之間有一片安靜的海洋名為寒冰洋。顧名思義,寒冰洋裏到處漂浮著巨大高聳的冰山。每一座冰山都有數百萬噸之巨,其上寒風凜冽,有冰霜巨龍盤踞其間。

聖光大陸在神洲大陸的南麵,麵積不詳,但估計也不會少於數千萬平方公裏。它與神洲大陸以及別的大陸之間,同樣隔著一片數億平方公裏的海域,其名風暴海洋。

風暴海洋,其洋麵環境極端暴烈,時常有遮天蔽日的龍卷風掃過海麵,任何生物在強大的風力麵前都被瞬間撕成粉末。難得沒有龍卷風的日子裏,你會發現風暴海洋水麵下,暗礁密布,怪石嶙峋。著眼處,一個個巨大漩渦就如月麵上的隕石坑,通向海底不知幾萬米深。

這些漩渦的吞噬力量之強,冥神星上任何一艘魔法巨艦,在它們麵前支持不到三分鍾就會解體散架,眨眼間化成一堆碎末消失在漩渦深處。

曾有傳說,風暴海洋封鎖的聖光大陸,是上古眾神的樂園。眾神不屑於跟世間生靈接觸,於是降下神力,布下神通,斷絕了世間生靈抵達聖光大陸的一切途徑。

冥神星的五塊大陸,其中四塊分別由六個種族統治。

神洲地大物博,由人族,矮人,三眼巨人分而治之。

青丘是妖族的天下,一切花草樹木,蟲鼠鳥獸,修煉出半人形之後皆稱之為妖,由萬妖王庭管轄。

七武海的七位妖王及其轄下億萬海妖,獨立一方不受萬妖王庭的管製,七位妖王的理由是海妖跟陸妖不是一路妖。

輝月大陸是精靈一族的天下,精靈一族也分為兩支,分別為擅長暗殺行刺的暗夜精靈,以及善於大兵團作戰的血月精靈。這兩大精靈派係,其勢力範圍將輝月一分為二,各自成國,名為暗夜帝國與血月王庭。

寒冰大陸是巨龍的國度,是一切龍與蛟的聚居地,由龍宮掌管一切。

聖光大陸是未知之地,也是冥神星的禁地。自有文字以來,從未見有任何書籍記錄,有生物能活著渡過風暴海洋,也未見有任何生物能從風暴海洋中活著出來。

五塊大陸中,神洲大陸的自然條件最好。整塊大陸的中間部位為一馬平川的平原,少部分為丘陵地帶,高原與崇山峻嶺分布在大陸的北麵與南麵,形成兩道阻擋寒冰大陸的凜冽寒風,與聖光大陸超巨龍卷風的天然屏障。

神洲大陸的平原地帶,有江河湖泊無數,植被茂盛,土地肥沃,日照與降水充沛,適合耕種與聚居。

除物種豐富,礦產富饒之外,神洲大陸的天地靈氣最為充沛,也最適合修煉,任何種族在中洲修煉的效率都會遠超其它大陸。

得益於此,神洲大陸的傳奇強者最多,光人族就有九位,矮人有三位,三眼巨人有五位,總共十四位。其它大陸,傳奇少的三五位,多的也不會超過七八位,這數量對比非常明顯。

在冥神星,不管任何種族,修煉何種功法,由十萬年前一位人族天才通過研究摸索,劃時代的將力量從高到低分為六大境界,第一為至尊,往下為傳奇,天王,神將,戰將,煉氣士。

更具體的力量劃分為二十一級,能驅使體內靈力,單手舉起三百斤巨鼎為一級;

能單手舉起八百斤巨鼎為二級;

單手舉起一千五百斤巨鼎為三級;

單手舉起三千斤巨鼎為四級;

單手舉起五千斤巨鼎為五級;

單手舉起九千斤巨鼎為六級;

七級以下,沒有封號,不入境界。任何種族的普通人,一般都能練到四級。稍微有點天賦,再勤加修煉的,假以時日則能勉強達到六級。

一到兩級,都是平民。三到六級沒入境界,但有一個統稱---戰士。這些戰士往往都是每一個種族的中堅力量,由他們組合成軍,最高的六級戰士,參軍初始就是十夫長,憑軍功積累最高可以晉升百夫長之職。

七級以上開始有正式的封號,其中七到九級,被列為第六等境界,稱之為煉氣士。

到煉氣士這個境界,對於力量的評判標準已經不是單手能舉起多少斤巨鼎,而是更多的對於體內靈力的運用,對於天地靈氣吸收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更注重於淬煉自身的肉體。

煉氣士單手舉起萬斤巨鼎,看似隻比六級的力量多了一千斤。但其自身肉體的淬煉,跟六級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

舉個例子,煉氣士站著不動,全力防禦讓六級的戰士去打,能連挨三拳而麵不改色。

如換煉氣士去打六級戰士,隻需一拳,對方就要倒地不起。

這就是力量可能區別不大,但肉體的強度已經分出了高下。

煉氣士在軍隊,一般最低也是個千夫長,偶爾有天賦出眾的還會擔任萬夫長。

十級到十四級之間是戰將,這個層次的力量又有了質的突破,能單手舉起三萬斤的巨鼎,拳腳之力有開山裂地之威。軍隊的萬夫長,一般都是由十四級的戰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