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啞巴院(1 / 2)

我拿出那半拉日記本,放在了茶幾上,說道:“咱們還是看看這個吧。”

三光拿過日記本,和我一起翻閱了起來。

時間又回到了1928年那個陰雲密布的一天。蘇超隨柴雲升開赴了清東陵乾隆的陵寢——裕陵。

乾隆是中國封建史上著名的帝王,尤其是到了晚年,好大喜功,自以為是。從其死後所葬的陵寢就可見一斑。

裕陵明堂開闊,建築崇宏,工精料美,氣勢非凡,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一路走去,分別是聖德神功碑亭、五孔橋、石像生、牌樓門、一孔橋、下馬牌、井亭、神廚庫、東西朝房、三路三孔橋及東西平橋、東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橋、琉璃花門、二柱門、祭台五供、方城、明樓等。

尤其是石像生,共設置了八對,比起他的祖父康熙還多了麒麟,駱駝,狻猊各一對。

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建有三座一模一樣的一孔拱橋,欄杆上雕有龍鳳祥獸,橋兩端是靠山龍戧住望柱。形態栩栩如生,工藝精美,而這樣的規製在清東陵中僅此一處。

看到這座與紫禁城無二的皇家陵墓,大家的口水都流了出來。

柴雲升坐在馬上,用馬鞭輕輕地敲打著自己的大腿,下了命令:“全軍休整,晚上動手!”這一點是和當初的譚溫江不同的。我記得文大爺說過當時譚溫江下令部隊不做任何休整,直接尋找地宮。

很快,天色暗了下來。士兵們開始扛著鐵鍬鋤頭開鑿地麵。在他們看來,這裏隻是一望無垠的平坦路麵,真正的寶物應該就在下麵。一開始,大家幹勁兒十足,汗流浹背,可是一直幹到月亮西沉,也沒有找到地宮的入口。

無奈,第一個晚上隻得作罷。回到營地,柴雲升來回踱著步子,眉頭緊鎖著,說道:“看來這個地宮入口還真是有點兒蹊蹺,弟兄們都累得跟三孫子似的了,怎麼還是沒有一點兒眉目呢?蘇副官,你有什麼看法?”

蘇超說道:“我聽老一輩兒講過,說埋皇上的地方都極為隱蔽,尤其是地宮入口,外人是很難知道的。甚至連皇帝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知道,因為皇陵最後完工的時候會處死所有封鎖墓道的工匠,所以地宮入口不好找也在情理之中。”

“哼!”柴雲升抬手把一隻茶杯摔在地上:“他媽的,老子帶兵打仗這麼多年,難道還贏不了一個死了的皇帝?傳我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找到地宮入口!”

第二天,天上的陰雲還沒有散去。柴雲升親自下馬,拿起一隻鎬和大家一起挖。隻見裕陵偌大的地麵上,一隻隻鐵器飛舞,一撮撮黃土飛揚,乍一看就像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柴雲升雖是軍人,但是長久的勞動也讓他有心無力,蘇超把水壺遞給他。柴雲升“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抹抹嘴說道:“媽的,這他媽哪裏是找地宮入口啊,這是折磨咱們呢!蘇副官,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蘇超拿出裕陵的建築結構圖,攤開來說道:“師座請看,裕陵是乾隆的陵寢,規模恢弘,如果找不到地宮入口蠻幹的話,恐怕我們就是把裕陵一把火燒了也沒用。”

柴雲升望著宏偉的裕陵,牙齒咬得咯咯響。這一天又是毫無進展。

第三天晚上,柴雲升像是紅了眼一樣拚命地幹著。就在他奮力揮舞鐵鍬的時候,聽到了一個消息:“第八師順利打開了定東陵的地宮入口。”

蘇超聽了這個消息,心裏一驚,心想:譚師長他們怎麼這麼快?

柴雲升擦了擦汗,喝問道:“他們怎麼找到地宮入口的?”

“軍長親自督戰,找到了一位當年修築陵寢活下來的老石匠,在他的指引下找到了地宮的入口。”

“蘇副官。”

“到!”

“你馬上去找來老石匠!”

蘇超遲疑了一下,說道:“師座,依軍長的性格,隻怕這個老石匠已經命喪黃泉了。退一步來講,就算老石匠還活著,也未必知道裕陵的地宮入口在哪裏。他當年參與修建的不過是慈禧的定東陵,參與乾隆裕陵修建的工匠就算當年不死,現在也都入了土了。”

柴雲升想了一會兒:“那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蘇超低頭想著,一時也沒有主意。

這時,一個叫楊明卿的走過來,時任第十二軍特務團團長。他進言道:“師座,卑職認識當地的一位旗人子弟,此人祖上曾看護東陵。他嗜賭成性,負債累累,隻要我們許以他一定的好處,不愁打不開裕陵的地宮。”

柴雲升一聽就來了精神:“他叫什麼名字,現在在哪?”

“他叫多木,眼下就在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