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小說在線閱讀 book.sto.cc

【內容簡介】

無文案

百年前,陳端生創作彈詞《再生緣》,成功地塑造出一位“才能治國,智可全身”俠骨琴心勝須眉的完美女子孟麗君。

這位易釵而弁的女子,中狀元,作新郎,入朝堂;醫太後,救父兄,殺奸賊……

什麼巾幗英雄,什麼俠骨紅顏,用來形容她都太過蒼白,孟麗君,已不隻是一個傳奇,而是一個夢想,對那個封建蒙昧的男權社會挑戰的夢想。

可惜可歎,《再生緣》的故事嘎然而止,孟麗君嘔出的那一口鮮血,牽動了後世三百年多少人的心,續寫改編,層出不窮:或是華麗結緣,或是三美同歸,然皆差強人意。而今,一位老者,為圓兒時夢想,嘔心瀝血數十載,幾易其稿,將古典彈詞改編小說,予讀者一個答案。

若問再生何續緣,且看蕭竹今朝延。

內容標簽:喬裝改扮 天之驕子

主角:孟麗君 ┃ 配角:皇甫少華,蘇映雪

【正文】

再生緣之俠隱

作者:蕭竹老人

序言

通俗文學中有一種“彈詞”,是封建社會時期供閨閣婦女消閑娛樂的口頭文藝。由女藝人演唱,講唱各種傳奇故事。內容不外乎褒揚三從四德、忠孝節義、善惡報應之類。被大人先生目為俚曲,不能登大雅之堂,卻以深受婦女群眾喜愛而廣泛流傳。識字知文婦女,常傳抄唱詞,進而動筆創作。閨秀文筆,自不同於流俗,具有文詞雅馴、描寫細膩的特點。寫景狀物,鋪陳藻麗,且側重女性,對其形貌體態、心思情趣、理想追求刻畫入微,不少以“女扮男裝中狀元”為女子揚眉吐氣作主題。充分反映出女性爭取人權,渴望男女平等的進步思想。其代表作首推清代陳端生創作的《再生緣》。這套彈詞共二十卷,陳端生寫了前十七卷,後三卷由梁德純續完。續書文筆較前篇大大不如,唯一好處是使故事完整結束。

此書成功地塑造出一位“才能治國,智可全身”俠骨琴心勝過須眉的完美女子孟麗君。時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被多次改編為戲劇影視,搬上舞台、屏幕,惜乎終非全豹,傳其形而不得其神。也有僅取其名,內容則另起爐灶,麵目全非。

我初讀《再生緣》時,還是個不到十歲的小不點。盡管不懂門道,隻看熱鬧,卻也被那曲折跌宕故事情節、栩栩如生鮮活人物所吸引,久久難忘。後來看了改編的戲劇,總覺不盡人意,傳達不出原書那種特有的韻味文采,使人物減色變形。

上世紀五十年代,陳寅恪先生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長文《論再生緣》,對它評價極高,比之為古印度、希臘史詩。接著郭沫若先生也在光明日報上發表《再生緣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陳端生》。他說自己在垂暮之年,懷著補課心情讀彈詞《再生緣》,竟使他生出像十多歲時讀《水滸》、《紅樓夢》那樣的激賞之情。認為論詩可比杜甫,論寫作水平,比之英國司考特、法國司湯達、巴爾紮克也不遑多讓。讚賞之餘也指出瑕疵:一,違悖曆史背景,不合情理。元蒙以異族入主中原,民族矛盾尖銳激烈,對此,書中無一語論及。所有人物除一個蒙古皇帝外,統是漢人,不合情理。地理位置舛錯、官製服飾多不符史實。二,續書結局升官發財大團圓,既落入低俗,也背離作者本意。郭先生認為結局該是悲劇。孟麗君咯血而死,皇甫少華大鬧金殿,成宗惱羞成怒,將其關押天牢,熊、衛等憤而兵諫,最後皇後長華出麵調停,少華棄官與蘇映雪偕隱,劉燕玉留王府侍奉雙親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