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段(1 / 2)

輕歎搖頭,“你總說我是掃把星,我看你是我的克星才對!”我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祐樘攜我上了馬,晚棠與我相視一笑,一白一黑兩匹駿馬並駕齊驅,一起朝李家大宅方向馳騁。

曾經我們患難生死,曾經我們傲視群雄,曾經我們攜手前行,曾經有人栽贓陷害,有人流血犧牲,有人痛哭悲啼!至尊的權力,極致的奢華,終將抵不住歲月的侵噬,一切過往,終究會被沉重的曆史所覆蓋!策馬嘯西風,攜手看夕陽,驀然回首,滿是滄桑!風拂過,愁飄遠,一片安然,殊不知,千古如夢,卻是盛世難再!

第一二四章 題外雲雲

錦繡弘治的佳話到此要告一段落了,懷著激動與不舍的心情,我想在全文最後說點題外話。

弘治皇帝朱祐樘是明朝中後期一個難得的好皇帝,而且是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帝一妻,這或許與他幼年的成長環境有關,但也絕對離不開他良好的個人修為,所以無論他作為一個皇帝還是一個常人,我都十分喜愛這個角色。張錦繡在曆史上隻有孝康敬皇後張氏的記載,並沒有實名,有古人讚稱張皇後非庸常之輩,與孝宗是患難之交,伉儷情深,但也有後人說她驕縱善妒。我卻想說,驕縱善妒也是要有本錢的!孝宗朱祐樘絕非尤物,從小住在皇宮什麼樣的美女沒見過,但他為何甘願弱水三千隻取一瓢?!如果張皇後沒有足夠的智慧和才能,光憑美貌如何能夠讓一代帝王對她如此傾心?!

這裏有必要說說幾個重要的曆史人物。首先是祐樘的四弟朱祐杬,他作為興王,為何死後能被追封為興獻帝呢?這還要從祐樘的兒子朱厚照說起,在整個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隻有朱厚照一人是以嫡長子的身份即位,地位何其尊貴就不用說了,其實祐樘對他的教育也還比較嚴明,唯一的疏漏恐怕就是習武。迤北小王子的屢次犯邊讓祐樘一直具有危機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像老祖宗朱元璋一樣文武雙全,鏟除危機,這種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問題的關鍵是朱厚照。朱厚照據說是精通佛理,會說梵文,擅長騎射,對玩的東西更是無所不精,對待大臣也是禮賢下士,為人平和,但他的個性卻也極為要強,這就直接決定了他的命運。

朱厚照即位之後娶了皇後夏氏,起初兩人倒也恩愛,朝中在祐樘的治理下早已清明,國內一片升平,但生悻愛玩的朱厚照在宦官的挑唆下日益驕縱起來。他是明朝曆史上最能鬧騰的一位皇帝,身邊的八個太監是千方百計地哄著他鬧,不說每日一次的午朝,就連早朝他都不上了。而且他性格叛逆,經常與朝中的言官叫板,諸如荒淫、暴戾、怪誕、無恥之類的詞全都加諸於他的身上,所謂無風不起浪,這些話也確實是有根據的。細說起來,他的故事恐怕比他爹還多,我正考慮要不要給他寫本書平反昭雪,所以在此就不再多扯,總的來說,他的心地還是大大的善良,隻不過厭倦皇宮和身份的束縛罷了。曆史記載,他三十一歲就死了,有人說是掉進湖裏傷寒而亡,也有人說是縱欲而死,奇怪的是朱家的香火就是旺不起來,他年紀輕輕,老婆眾多,卻一個子嗣也沒留下。

問題要轉到朱祐杬身上去了,朱祐杬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藩王,他喜歡讀書,愛好古玩和玉器,不貪美色,在當地也經常接濟貧苦百姓。他的淑妃王氏生的一個女兒和正妃蔣氏生的一兒一女全部夭折,我不得不再次感歎,造化弄人啊!哀啼中……為什麼要哀呢?因為他和蔣氏在正德二年又生下了一個兒子,名為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堂弟,也是朱祐杬的獨苗。祐樘本來是有五個孩子的,其他全部夭折,剩下的獨苗偏偏變成了昏君,還差點傾覆大明王朝。朱厚照死的時候沒有兒子,所以按照兄終弟及的傳統,年僅十六歲的朱厚熜被過繼給朱祐樘和張皇後,算是撿了個皇帝當,他就是曆史上精明睿智但昏庸荒淫的嘉靖皇帝,而他娘蔣氏也順其自然撿了個太後。

問題又來了,朱厚熜隻算是過繼給祐樘的兒子,嚴格來說要管祐樘叫父皇,管張太後叫母後,但蔣氏作為他親娘卻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這蔣氏就是個忘恩負義的賊婦,她兒子朱厚熜也是一脈相承,張太後為了大局,一手將他們母子捧進皇宮,結果卻屢屢遭到他們母子的排擠打壓。張太後的兩個弟弟其實對於朱厚熜即位起到了非常大的輔助作用,但朱厚熜經常拿他們練刀,張鶴齡最後被關在獄中死去,而張太後為了救張延齡,竟然批發坐在草席上求朱厚熜,但是張延齡最後還是被殺於西市,張太後最後也憂鬱成疾,含恨而死,嗚呼哀哉,何其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