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淨了。

好在裘烈並不是看重名利之輩,從西元隱退之後,他就沒打算再用“裘烈”這個名字。

祁佑自封為金南王,他誠心激怒朱家人和朝堂上那幫老頑固,把金城改名為金南國。

他這些年不但拚命吸收勞動力,還製定了不少政策。首先就是土地國有,平均分配,反正他都當王了,他收攏的地方都是他說了算。

他不像朱家人,皇位世襲。祁佑能坐上王位,那真是他真刀實槍打出來的,誰提起他就沒有一個不服的。

所以祁佑出台的政策,那真是一口唾沫一個釘,說到做到。

而且當初祁佑收攏流民時曾許諾,隻要跟著他,他一定會讓所有人都耕者有其田。

也正是因為如此,裘烈在邊關打仗,西元皇朝出不起糧食,祁佑還能給人一車一車送過去。

人們基本上能吃飽喝足了,祁佑又緊跟著出台了一個關於『人權』的政策。

不準奴隸買賣。

謔,這個政策一出來,不知鬧起了多大的風波。奴隸啊,那可是多少年前就傳來下來的了,你一說廢除就廢除了,那肯定不能幹啊。普通人還好點,那些地主豪紳第一個就不依。一個個鬧騰著要反了天了。

祁佑也不怵,氣定神閑的帶著底下人,愣是一拳頭一拳頭打過去,誰要再不服就接著打。

地主豪紳大戶:……………

收拾了這些刺兒頭,祁佑心情倍兒好,也對接下去的打算更有信心。

沒多久,他又製定了計劃經濟,祁佑造..反成功就是鑽了不少空子才發的家,自然不想再重蹈覆轍。所以他嚴控鹽,鐵,酒水等利潤巨大的行業,盡量削弱貧富差距,爭取實現全麵小康。

他自立為王後,那肯定不能再用西元的貨幣了,所以祁佑等時機成熟後,毫不猶豫改革貨幣,建立貸款體係。

祁佑建立的貸款體係就是仿照的現代的銀行,但是卻比銀行更加人道。隻要是金南國的百姓,婚喪嫁娶向官府貸款一律不收取利息。如果有人創業,那更好了,隻收十分之一的利息。

為了防止有人惰性發作,什麼都不做就想當乞丐,祁佑也有對應的政策整治。

如果是真的有困難還好,官府可以介入幫忙,如果有人就是偷懶,那更好了,直接把人抓起來修城牆,一天兩頓稀的,還不給錢,不幹活就要挨鞭子。這個指令一出,那些盤算著小九九的人立刻歇了心思。

種種優惠的政策,一個接一個,那些之前在西元統治下水深火熱的難民們紛紛感慨自己掉到了福窩,精神麵貌大改,之後更是嚐到了甜頭,兩相對比之下,對祁佑這個新王更加推崇。

祁佑不僅重視民生,更重視教育,但他也是真煩古代的繁體字,反正現在他都自建一國了,大手一揮,讓底下人把簡體字推廣出去。

短短七年的時間,金南國發展迅速,繁華之勢趕超西元的國都長安,可憐那些西元官員還一個個閉著眼睛捂著耳朵,直罵金南國不成氣候。

祁佑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都是一笑而過,成不成氣候不是那些老匹夫說了算的,他手底下是沒有多少讀書人,可是這沒關係,隻要底下人忠心,聰明肯用心學就足夠了,最怕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酸儒,屁本事沒有,就知道埋汰人。

他們金南國走的是實幹路線,不搞那些虛的。

因為祁佑這個穿越而來的人,他還特別重視科學。經常設立各種獎金,隻要有人鼓搗出了新奇的東西,經過專門的人評定,是利國利民的,就有大量的獎金。而且名聲也會遠遠傳播出去。

這種名利雙收的事刺激的不少人刻苦鑽研,最後還真讓他們鼓搗出了不少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