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頭瞟一眼觀禮台,台上鴉雀無聲,原本驕傲的年輕外賓,此時都鄭重而專注,個個眸中映出閃爍劍光。
忽然,台下一聲驚歎如潮。台上李魚一改守勢,化作一道白練,破開重重金光,直襲寶藍身影。
台下的驚歎聲正發於李魚被阻的一瞬,這一瞬,台下觀眾有一種時間忽然停止的錯覺——麥淩雲首次抬起左手,在李魚銀劍即將入體的一刻,將銀劍死死定住。
對於金行道術者來說,天下金鐵莫不是他最親近的兵刃,哪怕那兵刃正拿在敵人手中也一樣。
觀眾驚歎聲未歇,李魚已然撒手,合掌直拍麥淩雲心口。此時兩身相近,麥淩雲舉掌相迎,身後金劍受感應襲向李魚。
砰,兩掌相交,兩人各退近丈。麥淩雲內勁不足,雖安然站定,五髒六腑卻是禁不住一陣翻騰難受。李魚身後八九支金劍及體,掌中已無兵刃,情形凶險。
隻見李魚右掌後揮,身後金劍俱都飛偏,原來也是使出了金行禦劍法術,將金劍帶偏。
隻是顧得了身後顧不得身前,身前一枚金劍已近心口,李魚急忙閃避,已然不及,金劍擦過左肩飛去。
李魚立定,才察覺左臂生痛,目視之下,流血染紅白衣。
台下響起第二波驚呼,台上兩相對峙。
麥淩雲略做休整,揮手又祭出六枚金劍,身周十二枚金劍繞身飛舞,劍鳴之聲不絕,威勢更非之前可比。
對於肩膀上的皮肉傷,對於對手的威勢,李魚皆不以為意,微微閉眼,再睜開時,神氣已經沉定,從袖中乾坤袋裏抽出一柄木劍。
劍鳴激越,鏖戰再起。
蘇千葉被伍暖馨抓得肉痛,才發覺小丫頭緊咬嘴唇,可能是看到哥哥血染白衣,擔憂得兩眼含淚。二爺蹲下,抹去丫頭眼角掛著的淚珠,溫柔安慰道:“不怕,不怕,沒有事的······”
伍暖馨閉眼讓千葉抹去淚珠,擔憂稍解,卻在睜眼時,目光越過蘇千葉的肩膀,看到台上情景,雙眼大睜。
蘇千葉聞得台上連綿不絕金木交擊的沉悶之聲,驟然回頭,李魚已經攻到麥淩雲身前。
好快!
李魚一柄木劍如風,精妙絕倫的妙招層出不窮,已經把無漏劍技使到極致,可就是這一輪疾風潑雨攻擊,收官之招使的卻是大缺之劍。而且是大缺之劍總最最簡單的一招——一劍朝陽。
一劍朝陽,是將劍招簡化到極致的一招,這一招唯有在對手避無可避唯有硬接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它簡單直接的威力。除了力道威猛,速度快絕之外,這一招跟平常的一招平刺沒什麼差異。
所謂妙招,不過是在最好的時機,運用最適當的招式。
可是,此時麥淩雲卻非是避無可避。而是他不應該避,因為他十二支飛劍已經組成綿密如織的劍網,防守之嚴,陣腳之穩,已經無需閃避,還因為他是整個劍陣的中心,他一動,整個劍陣都要動。
除非有不受金行道法影響的神兵,而且使用者至少像伍進軒那般力大無匹,否則休想攻破·····李魚完全不可能攻破麥淩雲的金劍劍網。
一劍朝陽!
蘇千葉回頭時,李魚的“一劍朝陽”眼看就要被金劍斬得支離破碎,卻在觸及劍網的一瞬,木劍“蓬”的一聲化為萬千木絲,木絲如細雨般吹進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