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民國來的美男子
2016年1月18日,農曆2015年十二月初九。晴,最高溫度零下5度,最低溫度零下15度,北風3~5級,空氣質量質數——優。
這樣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天氣,在首都龍城實屬難得。
趕上過生日,汪澤的心情就非常明媚。作為由民國身穿,又生生年輕了好幾歲,還擁有所替代之人記憶的他,血液裏,骨子裏,靈魂裏都是揮之不去的老封建。
所以,就算他的生日是在寒冬臘月,他也希望這一天不要下雨,不要下雪,不要是陰天……。因為按照祖母活著時候的說法,人過生辰的時候,如果是大晴天,代表他下一年必定是福星高照,紅紅火火,事事順心。
汪澤,原清末太醫院太後親封正三品院使嫡長孫,從小做禦醫培養。且琴棋書畫禦劍射樣樣精通不說,還懂得洋文。若非大清朝滅亡,以他在宮中的隆寵,不說宮裏禦醫的位置肯定有他一席之地,怕是太醫院的未來院使他也可以去爭上一爭。
隻可惜大清國在他十五歲那年,在他於宮中任七品醫士的第三年就滅亡了。
他八歲得太後隆寵隨五大臣出洋,在精於中醫的基礎上學習西方醫術;九歲在洋人醫院學習,得洋人讚揚,視為醫學神童,十一歲參與西方醫學研究和醫學研討會,十二歲歸國,得新帝與攝政王大賞,之後隨祖父出入宮中做醫生……。
可惜——
再多的隆寵和天賦,都在大廈傾倒之後不複存在。
作為依附皇朝的封建家族,曾經輝煌一時的汪家,也在之後短短一年的時間,因為各種原因家道中落。
皇朝滅亡,軍閥四起,戰亂頻繁的民國三年。繼祖宅被賣之後,汪澤這個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嫡長子,因為長得漂亮被鴉片鬼親爹,以一百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當時北平最有名的戲班梨園班。
或許是從小的教育,溫吞的性格;也或許是幾年的紛亂生活已經徹底壓倒他作為天才的驕傲,在煙鬼父母的大孝壓製之下,他隨波逐流沒有反抗。
亂世之中,人若草芥。除了站在巔峰的那些人,又有誰能夠安平於世?汪澤覺得自己看得很清楚,所以無所謂。
戰亂時候的戲班,多數班主都是掛著羊皮賣狗肉的掮客,龜公。梨園班同樣,否則對方也不會花一百兩銀子買他一個已經十七歲的少年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繼承了母親和祖母的容貌,又天生骨骼纖細修長,從小養的也好,看著滿身貴氣,活脫脫傳說中的貴人模樣。遇上好男色的,價上千大洋也有人舍得。
可惜大概是他和梨園班班主犯衝,在他進入戲班的第二天,班主就因為冒犯了某位大人物被一群端著漢陽造的小兵槍殺在梨園班的戲樓裏。
接任的二班主是個一心想要唱戲的老實人,偶像是梅蘭芳,孟小冬,徐東來那樣的大家。於是自小練習家傳養生武學的汪禦醫就從原定的暗娼人選,變成了新梨園班裏的新武生。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越是戰亂的時候,醉生夢死的娛樂越是多。煙鬼也好,沉迷於戲劇電影酒會,養小妾,養瘦馬的文人商人也罷。其實都不過是國之危難之際的衍生物。而有這些衍生物的存在,自然會滋生許多相應的行業。比如戲班等。
新梨園班在失去暗娼這一生財之道之後,又沒有名角撐場子,很快便被北平城幾十上百的戲班子淘汰出去。
為了生存,一些有出路的,隻想混日子的陸陸續續的離開了梨園班。汪澤是個懶散的人,不願意挪窩。最後便在班主的建議下開始學習吹拉彈唱,以及生旦淨末醜的表演。反正是缺什麼,他得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