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G2在今年的MSI上展現出了變化。雖然賽前人們對G2不抱什麼希望,G2在以小組第三出線之後,卻難得一見的不斷進步。在半決賽上,出人意料的3比1戰勝了備受推崇的中國隊伍WE。雖然G2最後在決賽上以1比3輸給了SKT,G2仍然為歐洲賽區掙了一口氣,證明他們並不該被人輕易看輕。
由於他們在夏季賽和洲際賽上略為疲軟的表現,“G2在MSI上隻是走了狗屎運而已”的論調又甚囂塵上。不過,他們還是打贏了MSF,連續第四次奪得了歐洲聯賽的冠軍。沒人能夠否認,G2擔當得起歐洲賽區的代表。
如果你仔細觀察G2的比賽,就會發現,他們基本上很少取得前期的領先。與獲得對線期的領先不同,G2選擇通過他們中路和ADC的能力去取得遊戲中後的領先。這樣的風格與SSG非常相似。
SSG是一支根據打野變化風格的隊伍。如果是Ambition上場,隊伍就會更加關注遊戲後期,而不是前期壓製。如果是Haru(替補打野)上場,隊伍就會更注重遊戲前期的領先,並且試著通過滾雪球來獲得勝利。Haru的弱點是他對遊戲後期的節奏把握不好。問題是,G2看起來像是低配版的SSG,同時囊括了Ambition前期的不足和Haru後期的問題。
雖然SSG看起來是比G2更高級別的對手,但我們還是沒法知道這兩個沒有交手的隊伍同場競技會是什麼結果。兩支隊伍都圍繞著ADC來打,因此我們隻能焦急的等著結局的到來。
G2:“忘掉去年”vsRNG:“記住去年”
兩支隊伍可以比較的是MSI上的成績。G2在2016的MSI上表現平平,在小組賽階段都輸給了RNG;而G2在今年的MSI上則是非常驚豔,而RNG甚至沒能參加MSI,在春季賽決賽上輸給了WE。
不過還是想說,RNG比G2更有勝算。RNG的前期比賽打得無可挑剔,而相較來說,G2的前期則相對要弱一些。RNG獨特的、出人意料的BP將在對陣G2中起到奇效。LPL的隊伍在最近的洲際賽上證明了,他們能夠利用巧妙的BP戰術擊敗任何強隊。
同時,擁有著主場優勢的RNG,被認為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讓我們祈禱RNG能夠做好足夠的準備,這樣他們就不至於像去年那樣,表現的那麼枯燥乏味。
C組隊伍過去的對戰戰績
G2vsSSG——無戰績
SSGvsRNG——5:1SSG勝算更高
——2014年全球總決賽:SSG贏(3:1)
——2016年全球總決賽小組賽:SSG兩場全勝
RNGvsG2-2:0RNG勝算大
——2016年MSI小組賽階段—2:0RNG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