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軟乎乎的畫風,也沒能完全軟化掉主人公應有的形象。
“真帥氣呀。”
所有瞅見主人公模樣的小孩兒(尤其是同性別的女孩子)都這麼說。│思│兔│在│線│閱│讀│
聽語氣,還挺憧憬英姿颯爽的少女騎士王。
男孩子羨慕騎士王的寶劍一閃一閃十分帥氣,女孩子覺得帥氣的還包括了她這個人。
啊,再配上不知道有沒有美化的經曆——
“騎士王大姐姐!帥呆了耶!”
對此。
雙手捏著書的埃利克(不爽):“……”
堂堂一大“魔王”,根本不會介意小鬼們說童話故事裏的小女生帥氣,卻完全忽略了就帥氣在骨子裏的他——哼,廢話。
他怎麼可能介意!
實際上頗為介意(劃掉)的銀發少年眼皮跳了跳,無視掉小鬼們亢奮的噪音,唰啦一下翻開了第二本故事書的扉頁。
手下明顯略帶一分重量,好險沒把書頁給扯掉。
上次的第一部講到哪裏了?
唔,說到少女騎士最終正式加冕為王,帶領她忠誠的圓桌騎士們抵抗敵人,拯救國家於分裂危難之中。
這本應該是後續的第二部……
有點奇怪。
故事居然沒有接著往下,講述騎士王是如何獲得勝利的,而是出人意料地來了一個倒敘。
時間要回到少女拔出選拔國王的聖劍,因為作為國王還不夠成熟,所以隱藏身份,和老師、騎士義兄一同環遊國家,四處冒險修習的那個時候。
原來是這樣。
這一套故事的第二部,所描繪的便是少女騎士王的曆練之旅。
正因為一張張圖畫組合而成的“故事”還處於未到關鍵轉折的時期,十三四歲的少女騎士天真爛漫,讓本就夠溫暖的背景顯得更加輕鬆柔軟:
單純偏又有一腔熱血的少女負責闖禍,最喜歡路見不平拔劍相助,不少不必要的麻煩由此而來。
看起來最正常的騎士義兄負責收拾爛攤子,誰叫他跟少女最熟,還省不了一顆操勞過度的責任心。
看起來最可靠的魔術師老師其實是日常裏最不靠譜的那一個,不僅喜歡捉弄人,還十分熱衷用一句風涼話挑起戰爭。
“這樣的老師太不負責任啦,略略略!”
聽故事的小朋友紛紛表示,就算“老師”長得特別像棉花糖,他們也絕不會輕易改變嫌棄他的立場。
“唔,活潑可愛,有時候又有點衝動的大姐姐……金發……碧眼……”
還有小不點兀自沉思,忽然爆發出一句驚人發言,吸引了全場的注意:“這個描述,是不是好像艾瑪!”
眾人:“……”
眾人:“……真的挺像的哎!”
這可是聽故事過程中的意外之喜。
主人公雖然是不變的同一個人,但故事的上部,不知是故意還是無意,或者是為了方便小朋友理解,並沒有怎麼突出人物性格。
到了這裏,畫家和記敘者都用了鮮活靈動的方式,讓人物性格得到了突出,這才讓大家發現,他們身邊的艾瑪,和故事裏的少女騎士很有相似感。
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真驚喜呀。
不過,這應該……隻是巧合?
應該是。
笑鬧了一陣,孩子們都沒再多想,反而更期待起了下麵的故事。
倒是隻有埃利克。
“百合花般的少女騎士……”
書中是這樣描述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寫出姓名的主人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