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西,自然是嫁給了楚曉,倆人在科比的小區購買了一棟豪宅,與老大一家當起了鄰居。
黛黛兒,與楚曉保持了一段時間不清不楚的關係,直到2019年才選擇嫁人,成為一位超級辣媽。
菲歐娜,2012-13賽季一結束就離開了魔術拉拉隊,據說是因為懷孕了,隻是不知道是不是楚曉的孩子,因為菲歐娜並沒有來找他,而是選擇主動消失。
詹娜,一個誓要得到楚曉身體的女人,拒絕了很多人的追求,對楚曉卻是愛而不得,聽說至今還是單身。
楚曉,在NBA打了10年,早就賺夠了10億美元,有一天他也消失了。
人們不知道的是,在另外一個平行世界,一幫球星正以巔峰狀態紛紛空降NBA,先是科比,再是楚曉,然後是張伯倫、拉塞爾、魔術師、喬丹、奧拉朱旺、奧尼爾、鄧肯、加內特、麥迪、艾弗森、詹姆斯、韋德、安東尼……
1990年的NBA選秀被稱為“井噴之年”,像“進攻萬花筒”的安東尼直到第二輪第60順位才被選中,差一點成為落選秀,因為他前麵矗立著59個大神,誰是狀元?誰是榜樣?誰又是探花?
1990年,眾神歸位,諸神開戰。
——
————
——————
最後的最後,分享一篇名為《著魔是天性》的文章,科比親筆寫的。
如果說《致籃球》展現的是一個平靜祥和的科比,那《著魔是天性》描繪的就是一個嗜血瘋狂的科比。通過這篇科比的親筆,你能走進這名偉大殺手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他一旦確定獵物便永不放棄的決心,真切感受到他偏執至極的好勝天性。
以下為帶翻譯的版本,若有不準確的地方請見諒:
On November 12, 1996, Allen Iverson dropped 35 on the Knicks in a win at the Garden.
1996年11月12號,AI在麥迪遜花園球館狂砍35分,贏下了與尼克斯的比賽。
On November 12, 1996, I played five minutes and finished with two points in a Lakers win at Houston.
同樣是1996年11月12號,我打了五分鍾,最終在湖人擊敗休斯頓的比賽中得到可憐的兩分。
When I checked into my hotel room later that night and saw the 35 on SportsCenter, I lost it. I flipped the table, threw the chairs, broke the TV.
那天夜裏,當我返回酒店房間並且在SC看了這35分的表演之後,我失去了理智。我掀翻了桌子,撂倒了椅子,砸爛了電視。
I thought I had been working hard.
我以為我一直很努力。
Five minutes. Two points.
五分鍾,得了兩分。
I needed to work harder.
我需要更加努力。
I did.
我做了。
On March 19, 1999, Iverson put 41 points and 10 assists on me in Philadelp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