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景西隨著她的手指望去,隻見延綿不斷的山巒常呈弧形分布,延伸數百千米,或是隆起或是凹陷,有的平緩、有的突兀陡峭,高聳如雲,一座座山峰錯綜相連,複雜多變,就像一條條褶皺。
“嘶,這是典型的褶皺山。”
“不錯,正是如此。”
所謂的褶皺山,其實是地表岩層受垂直或水平方向的構造作用力而形成岩層彎曲的褶皺構造山地。
這種在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形成高大的褶皺構造山係是褶皺地貌中最大的類型。
褶皺山因為在力的作用下,地麵會發生或俯或仰的錯綜變化,形成靜態或是動態褶皺構造山地。
當地麵受到某一方向的水平擠壓作用,會使弧形頂部向前進方向突出。
而這些褶皺山,有些弧形山地不僅地層彎曲,而且常有層間滑動或剪切斷層錯動,使外弧層背著弧頂方向移動,內弧層向方向移動,因而在褶皺構造山的外側形成剪切斷層,一端是左旋運動,一端是右旋運動,在力的共同運動下,有的山脈會進行折疊,也會造成山脈的突然斷裂,造成巨大的岩石層暴露在外麵,新老岩層重複出露,形成陡峭的山崖。
這種斷層的岩石和別的岩石不同,需要很多年才能風化,有些地方甚至數萬年寸草不生。
所以在褶皺山的地方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這裏人煙較少,是飛禽走獸的王國。
衛景西哪裏見過這樣的山?
他在感慨大自然神奇的同時,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褶皺山新老岩石交替,這中間應該有很多自然的足跡吧?
“這種地形應該會有很多化石吧?”
王夢曉點頭。
“不錯,這裏確實是有很多化石,除了侏羅世紀的恐龍化石,這裏還有很多遠古生物的化石,那時候這裏還是汪洋大海,這裏有化石也並不奇怪。”
從上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發現恐龍化石以來,這裏曾經有很多珍貴的化石被發現,但是由於缺少保護工作,那些曾經振奮人心的發現都已經銷聲匿跡了,消失在這曆史的長河裏,再也濺不起任何水花。
王夢曉對這些山脈很感興趣,但是現在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停下來去觀賞,大伯已經消失了整整一個月了,他們除了擔心隻剩下害怕。
蒼縣的國道是沿著河流而建造的。
這條河曾見證了蒼縣的繁榮與興衰。
由於蒼縣屬於秦嶺大巴山脈,地形複雜,特殊的褶皺山和喀斯特地貌山脈之下,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灰石資源,蒼縣曾是蜀北的煤炭開采重地。
那些黑色的黃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為蜀北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尤其是上世紀末,這裏的煤炭、鋼鐵、石灰石冶煉進入輝煌時期,大大小小的冶煉、開采廠家竟多達數百家。
發達的工業帶來的是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這裏的蒼河是嘉陵江的一條支流。
上世紀末,這裏發達的煤業讓煤炭進入千家萬戶,煤的便宜耐燃,但是煤炭的燃燒會產生廢棄物。
所以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蒼縣的天空都是自帶黑色的顏料的。
河裏的水也是漆黑如糞水。河裏的魚蝦、鱉幾乎滅絕了。
蒼縣氣候溫潤,夏季多雨,雨後必然會有大水,白色的塑料垃圾隨著大水纏在江河兩岸,滿目瘡痍,破碎又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