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死了,再來便是又一頓怒罵,看得承恩公老夫人哭了一場,瞬間老了不少。
承恩公老夫人並沒有立即便出宮了,而是轉而去了乾清宮,拜見了衛均。
她跪在地上請罪,懇請衛均削了劉家的爵位。
衛均站在上頭,望著宮城那一抹紅,最後低垂眸,看著頭頂有些許發白的承恩公老夫人,邊上跪著承恩公世子。
最後他淡淡出口,“既然這是老夫人的心願,朕便準奏了。”
承恩公老夫人鬆了一口氣,趕緊謝恩。
衛均接著又說:“但,劉家郎君確實立了大功,朕也不是賞罰不分明之人。賜劉家大郎君為忠勇侯,劉家夫人和劉家老夫人為一品誥命。”
忠勇侯磕頭謝恩,扶著劉老夫人出了宮。
至於原承恩公,已經被衛均關在牢裏了,沒有殃及其他子孫,還是因著忠勇侯跟著衛均的情誼,加上靜淑的麵子上,不管如何,靜淑都是有劉家的血脈。當年若不是劉老夫人心裏頭定了,堅決不肯幫劉太後,靜淑如今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雖說靜淑在宮中也常被南安所欺負,可到底靜淑的衣食用度並沒有被克扣太多,劉老夫人每次進宮,都是偷偷兒將銀錢放在劉嬤嬤身邊,劉嬤嬤再悄悄兒看準了時機,轉給了衛嬤嬤。
衛均的母族,也就是傅家人並沒有被召回,緣由在於,傅老爺子當年確實造反,傅家並沒有被冤枉。
至於傅皇後的遺骨,一直都放在大相國寺中,便是衛均準備登基這幾日,早就有大臣們問起了傅皇後的遺骨該如何安置。
末帝是上吊自盡的,遺骨雖然收了,但他們那些前朝老臣卻全都心照不宣,末帝的遺骨並沒有在他修建了多年的帝陵之中,而是被隨意葬在了吊死的那棵樹的邊上。
衛均不說話,其他人也不敢多說。
如今眾位大臣乖順得跟什麼似的,不像小皇帝在位時那麼猖獗,除了衛均多年積累的威望和手段,還有便是衛均與生俱來的高人一等的氣質。
“將末帝的遺骨收拾了,重新安葬在帝陵之中吧。”衛均做了決定。
大臣們稱是。
“不需要太鋪張浪費,悄悄兒辦了就是,這件事,不管是對於先帝還是對於我父皇,都不是件好看的事。”衛均可不想讓百姓們覺得他登基第一件事,便是把大把銀錢花費在一個窮奢極欲最後導致國破家亡的皇帝身上。
“至於我母後的遺骨,依舊安放在大相國寺便是了,著令大相國寺修建一殿,專門供養我母後以及那些有心讓過世的父母放置其中的。”
“一切銀錢,宮中出一半,剩下募捐吧。”衛均勾勾畫畫幾下,草稿出來了,讓擬旨大臣抄了,蓋上了玉璽,便頒布下去了。
有些先帝登基那幾年剛進官場的大臣不太理解,想要上前一步,說一說合葬之事,畢竟這般做法,不合體統。但早就被人拉住了。
等出了殿門,被拉住的大臣詢問了,“為何如此?”
“還能為何?傅皇後是被末帝給趕出宮的,雖說沒正式下廢後詔書,但其實末帝在上吊前就擬好了,隻是沒有加蓋玉璽而已。”
“再說傅皇後,傅老爺子造反引得外族進京屠城,當年我們逃難的時候,可是把傅家人恨得牙癢癢的。更別提京城中那些枉死的老百姓們和他們幸存的親眷們,若是知曉皇上大張旗鼓地將傅皇後接回宮合葬,隻怕要失一些民心了。”
“再說了,當年傅皇後出宮住在大相國寺,並未曾對末帝有所留戀。兩人生前本就不合,何必死後又強行安放在一起,讓他們二人的英靈不安?”
受教了的大臣連連點頭,撇開那些個大道理,也確實如此。
到了登基當日,衛均身著龍袍登基,恢複為衛朝。
靜淑是大著肚子用龍攆從宮外府邸接進宮中的,靜淑盤腿坐著,直到了乾清宮殿下,才被衛嬤嬤扶著,下了龍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