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喝了一口茶說:“今天,是我們市高架橋建設召開的第一次協調會。按照我市前一輪城市建設規劃,這個高架橋建設應該在明年年底完成。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件事拖了下來。現在,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於與申城龍金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龍金集團也及時把五億元的合作保證金打了過來。萬事具備,隻欠東風。現在東風也來了,我們就要立刻行動起來。隻有千方百計搶進度,爭分奪秒抓建設,才能把被擔擱的時間搶回來,爭取在後年年底前完成這個任務。但是,按照交通局與龍金集團製定的這個計劃表,如果我們按部就班地去搞,是完不成任務的。”
蔡慧深說到這裏,坐在會議室裏的四個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感覺有戲了。這四個人是:市發改委主任孔文輝,市國土局局長李紹清,市住建局副局長姚金興,高架線拆遷辦主任孟國武。他們四個人都是陳育文的人,所以對蔡慧深都存有防範心理和抵觸情緒。
他們都知道,這個年輕的副市長太囂張,居然敢於頂撞和批評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打過陳市長的耳光。盡管陳育文在這件事情上沒有給他們下過什麼指示,但他們都心知肚明,都決定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要想積極配合他,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今天倒要看看這個大帥哥如何表現。要是他敢於超越常規地表態,或者下達什麼出格的指示,他們就可以抓住他的把柄,向陳市長彙報後想辦法整死他。
蔡慧深看著會議室裏的八個實權人物,知道他們看似臉色平靜,但心裏都比較複雜。他們都知道他與陳市長有尖銳的矛盾,所以不會輕易表態支持他。蔡慧深盡管年輕,但還是有些官場經驗的。他不能貿然表態,而是讓大家先發言。
於是,他看著大家說:“同誌們,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我想先聽聽大家的意見。誰先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先說話。蔡慧深隻好點名:“孔主任,你先說。”
孔文輝坐直身子說:“有關建設高架橋的文件,我們市發改委早在兩年前就批下來了。但前段時間,因為資金沒有落實,投資方沒有確定,所以盡管拿到了交通局的可行性報告,但我們不敢上報,也不能擅自辦理。辦理規劃許可證,政策性比較強,我們得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不過,請蔡市長放心,我們發改委會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特事特辦,加快速度辦理相關手續的。”
他把理由說得冠冕堂皇,而且還打起了官腔。這是在消極應對,被動配合。蔡慧深聽著,心裏不是很舒服,但也找不出任何時候理由說他。
蔡慧深轉頭去看國土局長李紹清。李紹清衝他點點頭,不緊不慢地說:“蔡市長,市高架橋建設征用的是國有土地,建設公共交通設施,所以我們會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待拆遷工作完成後,盡快把土地規劃許可證和土地使用證辦出來。”
蔡慧深聲音不高不低地問:“你們要等到拆遷完成才辦?”這問話聲音不高,卻威力無比。
李紹清趕緊補充說:“不是,在拆遷快要完成的時候,就可以辦了。”
“為什麼要等到拆遷快完成的時候才辦呢?”蔡慧深威嚴地追問,“這是公共基礎建設用地,是無償劃拔的,可以先辦啊。”
李紹清小心翼翼地說:“可要是拆遷不順利的話。”
“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國有土地征用補貼的規定辦事,怎麼會不順利呢?”蔡慧深信心十足地說,“上次古寺街道B2地塊是開發商有償征用地土,遇到這麼多的困難,我們都拆遷掉了,這個公共用地更加不會有問題了。”
蔡慧深說著,問高架線拆遷辦主任:“孟主任,你們在三個月內,能完成拆遷任務嗎?”
“拆遷工作已經開始做了,我們盡量爭取完成。”孟國武說,“可要是碰到釘子戶,就難說了。唉,現在最難的就是拆遷工作。蔡市長,這個你應該是知道的。上次古寺街道B2地塊的拆遷,碰到幾戶釘子戶,拖了多少時間?最後,還不是你來了以後才解決的?”
孟國武是個老滑頭,他在表麵上的討好聲中,表達消極應付的態度。
蔡慧深聽得懂他的意思,沒有立刻說他,而是再點住建局的名:“沙局長沒來,姚局長,你說說,你們住建局是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