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醉時,跟平日不醉時,判若兩人。

曹丕到現在還沒摸著先生所傳的烏鵲之術,一點頭緒都沒有, 又見曹植入城,恐對付不了他,特別希望先生能夠有所明示。

趁郭賓醉酒,曹丕套他的話:“烏鵲何來?”

木耳打個飽嗝:“烏鵲是什麼?”

先生還是不肯說。

曹丕橫下心,先生曾說過要變強,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可這個秘法又隻有先生一人知道,那就得想辦法解決先生。

曹丕便下樓再拿過來壇陳年醇酒。

他倒滿一碗,端到木耳嘴邊:“先生喝水。”

酒後吐真言,把先生灌醉,定能問到秘密。

木耳真的喝多了,酒跟水分不清,他口幹舌燥,將曹丕的酒一飲而盡。

兩種不同的酒水混合下肚,性子更烈,一碗下肚,更不知天地為何物。

“先生,烏鵲到底何來?先生?”

曹丕今晚也有點上頭,不然以他的聰明才智,不會不知道酒喝多還有另一種下場,醉得不省人事。

少年歎口氣,不知先生是真的睡著還是故意裝睡,總之他不肯說出秘法的要害。

起身走到臥房的小圓桌前坐下,曹丕給自己倒壺茶,灌下肚去壓壓酒勁兒。他今晚要振奮精神,就在這當著先生的麵兒參透烏鵲的要義。

窗外的月亮還像昨夜裏的那麼明朗,隻是不見得再有什麼烏鵲從它前麵飛過。

他的腦海裏再次不自覺吟起父親的《短歌行》。

詩?

昨夜先生將滿身遍屋的鳥兒們交給他的時候,鄭重其事地對他念了句詩。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丕念一遍,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第二遍大聲點,第三遍就跟發酒瘋的人半夜哀嚎似地,惹得客棧的老板娘過來敲門投訴。

曹丕失望透頂,本以為抓住要害,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你光念詩不用情怎麼成?”郭賓跟詐屍似地直挺挺坐起來,“詩歌之道,在於詩品、才氣、情意三者相合。你才氣全無,再不動情,便是念百遍千遍,也無濟於事。”

郭賓說完打個哈欠:“我愛喝酒,日後務必常備。”

曹丕大喜過望,先生終於肯指導我了,莫說喝酒,喝瓊漿玉露也要為先生取來。

曹丕誠心實意拜倒在地:“請先生教我如何動情。”

郭賓不屑地哼一聲:“就你這樣怎麼動?起來將我殺了。”

曹丕連說,萬萬不敢。

“你需得有睥睨天下的豪情,有橫掃六軍誰擋殺誰的壯誌,才能駕馭住你父親的這首詩。”這回先生說得倒是明白,“烏鵲乃死亡之神,你無弑殺爭勝之心,它們何必攀附與你?”

曹丕還是無法對郭賓下手,他縱使想恨,也無從恨起。

郭賓滿臉不爽,隻好換個提示方向:“你這會兒不想殺我,不代表從前不想,以後不想。”

曹丕依舊恨不起郭賓,從前以後都不會想傷他。反而是誰要想傷他,曹丕便恨透了那人。

少年的眼前掠過某人的容顏。

就是那個要殺他朋友的人。

就是他的父親!

如果按照先生所說,這首詩非得靠恨意殺意才能破陣殺敵,那麼父親在吟誦之際,定然有怨恨之人。

父親恨蕭牆之外的天下群雄,恨呂布,恨袁紹,恨盡天下所有人。蕭牆之內,他恨自己的兒子。

兒子總要替代老子,父親怕他,因而恨他。所謂結黨營私的罪名,就是怕他奪了主公的位置。

曹丕越想越恨得牙癢。你既生我,何必怕我怨我,何必跟囚鳥一般待我辱我!♂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