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冷兊拜師接神劍(1 / 2)

有詩寫道:一粒朱砂,兩絹羅帕,三五野鴛,亂了四季楊花。六弦舞月,七星遙掛,八九分縱情,醉了十年琵琶。煙柳盡處,寂寞了繁華;江湖迷霧,催老了白發。雲消霧散後,傳說盡在紅塵下。

在山東省西部黃河以北,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縣,那就是陽穀縣。北宋末年,陽穀縣一夜之間名聲大噪,其一是好漢武二郎醉酒後夜宿景陽岡,驚悚中打死了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歪打正著為民除了一害,一夜之間打虎英雄的美名譽滿天下。

其二還是這武鬆武二郎,因替兄報仇,怒殺了賊婆王幹娘,一刀刺死嫂嫂潘金蓮,拳斃了淫棍西門慶,最後被發配到了孟州。

眨眼間多年過去了,陽穀縣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可偏偏這時有一女子闖入陽穀欲替死去的潘金蓮複仇,陽穀縣城因她的到來再次蕩起一股血雨腥風。

此女不是別人,正是潘金蓮的堂妹潘銀蓮。這潘銀蓮是怎麼回事?話還得從頭說起。

在陽穀縣城一百多裏外有一座山名曰獅耳山。此山海拔二百五十米左右,位於平陰縣東阿鎮範莊村南。

早在南燕建平年間,因時任濟南太守的胡谘於此山一洞中偶得一虎,故獅耳山又被稱為虎窟山。

虎窟山下有一小村,村裏有一戶姓冷的人家。這冷家夫婦倆一輩子隻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冷兊。

在冷兊剛滿十一歲那年,他們家突然發生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雖說鄉鄰們聞訊後紛紛趕來將火撲滅,可冷兊的爹娘還是在這場大火中不幸雙雙遇難。

僥幸的是冷兊當時沒在家故而躲過了這場災難,老天爺好歹為他們冷家留下了一點香火根苗。

爹娘離世後,年紀尚小的冷兊便一個人維持生計。村子裏有些善良的老人看他很可憐也時常周濟與他。也有人勸他認下一門幹親,免得小小年紀就受這份清貧之罪。可他回絕了大家的好意,就這麼默不作聲地苦捱著歲月。

一天傍晚,一位白發鶴顏的老者路過他門前要討口飯吃,冷兊尋思了一下,把自己的那頓飯讓給了這位老者,老者也沒客氣,吃完後連句謝謝也不說,微微一笑飄然離去。

三天之後的一個早晨這位老者又來了,這次他給冷兊帶了好多吃的東西,待他吃飽後老者向他問道:“孩子,願不願意跟我學點兒武功?”冷兊一愣:“學武功?老爺爺,我飯都吃不飽,怎麼學武功啊?”

“如果你願意學,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你今後的生活也由我來關照。怎麼樣?”說不清當時冷兊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就這麼稀裏糊塗地點頭答應並認下了這個師傅。

秋季某日,這個小村子裏忽然沒有了冷兊的身影。他被師傅帶到了虎窟山,並從此在那裏安身立命了。

鬥轉星移間十載已過,冷兊跟隨師傅練就了一身上乘功夫,蛇陰劍法、乾坤轉術、散花拳、壁影輕功等,師傅將這些武林絕學全部都傳授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