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媳婦好奇的問道:“夫人府上向來不收咱們的禮的,你怎麼送進去?”

那婦人白了她一眼:“送不進府裏,咱們可以放在門口啊,我瞧老張家的媳婦就這麼幹的,往門口一放就走,夫人就是想還也找不到人。”

鐵匠媳婦聽了她的法子,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哎喲,這麼好的法子,我怎麼就沒想到,你等等我,我馬上備好土儀,與你一道去。”

*

顧聆接了聖旨以後,並沒有覺得自己生活有什麼變化,倒是門房傳話進來,說雲府的百姓們這幾天絡繹不絕的送賀禮上門,他們不收百姓們將籃子直接往門口一放就走了,追都追不上,門口都快被籃子淹沒了。

雖然百姓們送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菌菇山貨,但都是他們的一份心意,顧聆不忍心讓百姓們破費,便多拍了一些人在門房,規勸他們將東西拿回去。

這下好嘛,大門不讓放了,他們又將注意打在了無人看守的後門,第二日,廚房采買的婆子一打開後門,差點被壘成一人高的籃子砸暈,顧聆聽說之後哭笑不得,又安排了人守在後門,百姓們的熱情才稍稍的緩下來。

隨著朝廷將水泥推廣向各地,開始搭橋修路,顧聆的事跡也被傳的家喻戶曉,廣為人知,不少貴婦也紛紛效仿她建學校,廣施善行,就希望自己能成為下一個被朝廷頒旨嘉獎的婦人。

這樣的效仿盛風下,倒也讓全國各地如春後雨筍般建起了許多所學校,讓許多孩子得以免費進學,也算是一大善舉了。

*

又是一年新年到,雲府的百姓們如今的日子是越過越有滋味,如今家裏上上下下都能裁上一身新衣過年了,與往年的日子那是天差地別。

西林覺羅府裏,明德和納喇氏都已經去歇息了,隻剩下顧聆和博赫守著歲,夫妻倆靠在一塊,悠閑的說著一些家長裏短,倆人就從明德又長高了,嘮到額捏好似近幾年的身體好多了雲雲,嘮了大半個晚上。

顧聆突然想起了什麼,抬起頭問道:“你今年的考績是不是出來了?”

博赫沉默了一會兒:“嗯,是優。”這意味著他們要離開雲府,回京述職了。

顧聆也沉默了下來,算下了他們在雲府已經待了九年了,這片土地一點一滴的變化他們都曆曆在目,說是自己的孩子也不為過,雖然知道遲早有離開這裏的一天,可是當真的要離開這天,他們還是會不舍得。

*

正月一過,顧聆就開始安排下人們收拾東西,明德知道要離開雲府後還氣鼓鼓的說不要走,要留在雲府。

明德自記事起就是在雲府生活,平日裏在學校裏念書的小夥伴和先生他也都熟悉,陡然告訴他要離開雲府,去一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京城,他當然接受不了。

可是這件事情誰也更改不了,顧聆也隻能細心的安慰他,告訴他以後每隔兩年會帶他回來一次的,而且京城裏每年都送好多東西給他的郭羅瑪麽想見他好久了,明德這才鬆了口風。

顧聆和博赫舉家離開雲府的這天,天空淅淅瀝瀝的落起了小雨,好似在傷心他們的離別一般,博赫最後深深的看了一眼雲府的街道,好似要將它們牢牢的記在心裏一般,然後轉身上了馬車。

顧聆也將手中的車簾放下,車隊緩緩的向城外駛去,明德在馬車走的那一刻,沒忍住哭了出來,顧聆將他抱進懷裏,也心酸的紅了眼圈:“明德不哭,阿瑪額捏還有瑪麽都和你在一塊呢,以後額捏也會帶你回來玩的,不哭了好不好。”

明德哭的根本停不下來,納喇氏在後麵那輛馬車都聽見了明德的哭聲,著急的叫丫鬟來詢問明德怎麼了,博赫將明德接過來,讓明德坐在他身旁,將車簾一掀,一言不發的讓明德看外麵的景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