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三朝回門(2 / 2)

二夫人聽見了,便和她解釋:“這嫁妝裏頭有一大半是太子殿下先前的聘禮,因都是禦用的東西,留在家裏不妥,幹脆全帶走了。”

鞭炮聲劈裏啪啦作響,也不知曹氏有沒有聽清。她望著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驚羨不已,“咱們家真是一等一的富貴人家。”

沒過幾日,朝中就下了恩旨,賞忠勤侯府上下若幹綢緞珠寶,封忠勤侯之妻劉氏為從一品貞榮夫人,除義安侯為禮部侍郎。

現任義安侯就是劉氏的嫡親哥哥。因他高升,所以近日宋懷遠對劉氏的態度好了許多,也不再提“義安侯府沒家教”那些話了——若果真沒有家教,也進不了禮部。

劉氏麵上不顯,心裏卻嗤之以鼻。若讓她選,她寧願舍了娘家的富貴、自己的榮華,也不要女兒嫁進東宮。

日子過得順順當當,很快又要到新年了。

這日,荷香喜形於色地走進來,和陳姨娘道:“姨娘,您派去滄州府的人來消息了。”

陳姨娘正在打五蝠絡子,聞言立馬抬瞼,“怎麼說?”

荷香一臉不屑,“越氏一家果真不是好貨,在滄州府就以侯爺的嶽家自居,越氏的哥哥使銀子捐了個縣丞,吏部看在侯爺的麵子上批下來了,他就跟沒見過錢似的撈油水,搶了不少好人家的閨女當姨娘。”

陳姨娘對著陽光比著絲線的顏色,嘴角微微翹起,“果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正是呢。現下罪證齊全,就差按您的吩咐去官府告他了,隻是……”

“隻是什麼?”

荷香神色猶豫起來,“現任滄州府的知府是侯爺的門生,就怕他和侯爺通氣,輕輕把這事兒揭過去。”

陳姨娘笑了起來,“這你放心好了,侯爺一門心思紮在官場裏頭,做不得這等包庇妾室的事。他也不會容忍自己的仕途有這樣的汙點。趕緊去告——就要過年了,咱們也給越氏添添堵。”

荷香重重一點頭,而後忽地壓低了聲音,“此去滄州府,還探聽到了一件事。”

“何事?”

荷香警覺地望了望四周,特意跑去把門窗掩緊了,然後才一臉謹慎地走回來。

“到底什麼事?這樣神神秘秘的。”現在陳姨娘心情大好,說話都帶著笑意。

荷香附耳過去,絮絮說了一通。陳姨娘聽了一驚,編到一半的絡子掉在地上,“此事當真?”

“應是八|九不離十了。”

陳姨娘按住八仙椅的把手,眼中的震驚久久不曾散去,過了好一會兒,才漸漸回過神來,輕輕笑出了聲,“我說什麼來著?自作孽,不可活!這事兒還得好好謀劃,可不能讓侯爺覺得我特意派人去滄州府查她的底細!”

年節總是熱鬧,今年家裏又出了個太子妃,所以宮中的賞賜也不少。除了這些,宋如錦還收到華平縣主送來的自製梅花糕,一個個都捏成了梅花的形狀,小巧可愛,撲鼻便是淡淡的梅花香。

裝梅花糕的是個扁方匣子,裏頭還有一道隔層,塞了兩封信。

一封是華平縣主寫的,上麵記了做梅花糕的方子,讓宋如錦得空“盡可以一試”。另一封是徐牧之寫的,先洋洋灑灑寫了一段華美的駢文,描述了冬日多姿的景色和新年熱鬧的場景,然後又說了一通“時逢新歲,順賀冬祺”之類的套話,最後才羞羞答答地點明目的——上元節一起出去看燈啊!

熱氣騰騰的肉末菜粥,盛在天青色的冰裂紋小碗內,肉末已用滾油煸炒過,和剁得碎碎的青菜一起燉煮,軟軟爛爛的,不用嚼就滑下了喉嚨。

宋如錦一口一勺,就著撒了芝麻的醬香餅,吃得津津有味。

劉氏上前戳了戳她鼓起來的腮幫子,目光掃過她今日穿的水綠煙羅衫和翡翠散花紗裙,沉吟半晌,道:“這衣裳太暗了,去換那身鵝黃色的來,瞧著鮮亮。”

估摸著今天會有不少貴女去公主府,她的錦姐兒可不能被人比下去了。

宋如錦剛好把最後一口粥喝完,拿帕子擦了擦嘴,心滿意足道:“還是娘這邊的早膳最好吃。”

“你可別唬我。你去老夫人那兒用膳就說祖母那兒的飯菜最好吃,來了我這兒,又說我這邊的飯菜最好吃。”劉氏捏了捏宋如錦的鼻子,“小牆頭草,到處都想討好。”

宋如錦連忙跑開了,“我回去換衣裳了!”

她們今日打算前往的,是昌平公主的府邸。

昌平公主是今上的長女,也是當今皇後唯一的女兒。當年先皇後生下太子匆匆過世,後位一直虛懸,直到小昌平呱呱墜地,龍顏大悅,才將當時的貴妃冊封為皇後。

因此,皇後一直把昌平公主視為福星,分外疼寵。聖上子多女少,是以對這個長女也頗為寵愛。公主及笄之後,便賜她一座公主府,在今上的幾個女兒中,也算是獨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