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宴群臣(1 / 2)

上元節當日,劉氏按品大妝,宋如錦也穿戴得漂漂亮亮。宮中說宴席酉時開始,但他們不能卡在酉時才到,所以申時剛過便踏上馬車去了皇城。

眾人分席而坐,大臣們同眾皇子王公坐在大殿的左邊,諸位夫人小姐同嬪妃公主坐在右邊。中間雖隔了十二扇山水圖屏風,但彼此都能聽見對麵的聲音。

劉氏見到宋如慧,眼睛便是一濕。

宋如慧綰著五鳳朝陽珠釵,抬起頭的時候,赤金鳳嘴銜著的珍珠就微微晃動起來。“母親,妹妹。”

她的眉眼間是和閨中一脈的安寧從容。

劉氏便放心了不少,握著她的手細細地問:“殿下待你可好?”

宋如慧怔了一下,點了點頭,招呼宋如錦近前,“妹妹快過來,就坐我身邊吧。”

宋如錦便挨著宋如慧坐下,親昵地在她胳膊上蹭了蹭,“月月能接到姐姐的賞賜,卻連姐姐的麵都見不得。”

宋如慧輕輕笑起來,幫宋如錦把鬢邊的碎發收到耳後,“這不就見著了?這些日子過得如何?可有好好練字溫書?”

宋如錦立馬坐直身子,佯裝氣惱,“好不容易見姐姐一麵,姐姐盡說這些沒趣兒的東西。”

宋如慧便攬住她的肩膀搖了搖,溫聲軟語地哄道:“好好好,姐姐不說了。”

此刻時辰尚早,大殿內也沒有多少人,太子妃和幼妹的音量雖不大,旁人倒也能一字一句聽得清晰。諸位婦人們含笑看著她們,姊妹倆一個端華,一個嬌憨,便是隻聽她們閑話家常,也覺得賞心悅目。

徐牧之今日也來了,隱隱聽見宋如錦的笑聲,就忍不住挪到屏風麵前,裝作欣賞屏風上的畫作,悄悄透過屏風的檀木鏤空雕花看對麵的一舉一動。

宋如錦今天穿了件桃紅色刻絲短襖,顯眼得很。徐牧之一下子就找到了。見宋如錦一邊和太子妃說話一邊吃吃地笑,不覺跟著傻笑起來。

這時,榮國公長子——他的大表兄走過了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奇道:“你看著屏風呆笑幹什麼?怪滲人的。”

徐牧之便著意收斂了一下表情,一臉正色道:“你瞧瞧,這屏風上的山水是不是多彩繽紛、意趣盎然?”

榮國公長子瞥了一眼隻有黑白兩色的水墨山水畫,神色複雜地看了一眼徐牧之,扭頭走了。

沒過多久,便聞得滿殿的珠翠攢動、笑語如珠,原是昌平公主前呼後擁地進來了。她看了一眼在場的內外命婦們,目光掃到宋如錦,便徑直走了過來,左瞧右看了半晌,道:“小半年沒見了,宋二妹妹出落得愈發好看了。”

徐牧之聽見昌平公主的聲音,如臨大敵,目光緊緊追了過去。隻見宋如錦恭順地站起身行禮,昌平公主把手上的暖爐交給身後的侍女,親自把宋如錦扶了起來。

“妹妹今天來了就別走了,去我府裏住一晚上,天氣冷,來回奔波多辛苦呀。”昌平公主一邊說,一邊揀著宋如慧麵前的點心吃。

昌平公主府就挨著皇城,來回一趟也就兩刻鍾的事。

徐牧之恨不得坐到對麵去。這個昌平公主,肯定又在打什麼歪主意!他可聽說六皇子已經回宮了,這個公主肯定又想騙錦妹妹當她弟媳!

宋如慧柔聲道:“這不合規矩吧……”

徐牧之在心裏默默地跟著點頭。

可歎昌平公主一向是沒有規矩的,聞言就笑了起來,“規矩還不都是人定的?我說可以就可以。”

劉氏深知這位公主是什麼風評,也不敢讓女兒和她常來常往,想了想還是出言攔了下來,“公主好意,臣婦心領了。隻是今日十五,家中老夫人還等著錦姐兒回去吃元宵呢。”

昌平公主性子隨和,見人家母親姐姐都不答應,也不強求,施施然地走了。

徐牧之總算鬆了口氣。

到了酉時,宴席就正式開始了,徐牧之不再看屏風,回到了座位。耳朵卻豎了起來,仔細聽著對麵的動靜。

大約等了一盞茶,帝後才姍姍來遲,一齊坐在了上首。聖上指了指屏風,道:“這東西看著笨重,撤了吧。今日君臣同聚,不講這些俗禮舊規矩。”

本朝男女大防不似前朝那般拘謹,所以並沒有人提出異議,當然也沒有人敢提——聖上病體初愈,誰會在這時候給他不痛快?

一排宮侍上前,小心翼翼地把屏風搬走了,大殿一下子開闊了不少。

徐牧之一眼看到了對麵的宋如錦,感激涕零,在心中默念了好幾遍“吾皇萬歲”。

這時,殿外行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朝首座二人見過禮,隨後就默默走到了一處僻靜的位置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