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一副忘乎所以上躥下跳的反常模樣,還激動的呼喊:“本國師的女兒就是顆滄海明珠,漱衣,她的名字就叫明珠吧。”

何漱衣欣然同意,一邊美滋滋的念著“謝明珠”三字,一邊在心裏慶幸還好這胎來的是謝明珠而不是謝招妹……不然,等招妹大了,責怪她怎麼給他起這個名字時,她得怎麼解釋?難不成還要告訴招妹:都怪你搶在你妹妹前降世了,你活該。

國師喜得愛女的消息不脛而走,沒多久就傳到皇宮和朝堂之上,皇帝領著妝公主一起過來探望,送了好些禮品,還親自為謝珩置辦愛女的滿月酒。

謝珩更得意,天天抱著謝明珠哄來哄去,照顧孩子的事除了喂奶其他一手全包,還和何漱衣說:“本國師就要明珠一個女兒,我們別生了。”

這種事情何漱衣表示自己也控製不了,謝珩想到她初次分娩的痛苦過程,心裏一疼,更堅定了隻生一胎的觀念。

於是,他吵著要溫茗去太醫院給他找絕育的藥。

當然,此方案被何漱衣否決,她才不會讓謝珩吃那種怪裏怪氣的藥,萬一有副作用,傷了身體怎麼辦?

原本謝珩還想再堅持己見的,為這吃不吃絕育藥的問題,和何漱衣理論了許久,但隨著某件事的發生,謝珩不得不改變觀念——因為幾個月後,天嫂地嫂和連杏兒也都分娩了,三人生的都是兒子,一兩年後,幾個娃娃能走能跳、混在一起了,謝珩忽然發現一件相當恐慌的事情——他的女兒,分明是被三個毛頭小子虎視眈眈啊!

這個認知,讓極度寵愛女兒的謝珩,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他的寶貝女兒,他的掌上明珠,那將會是世上最美的姑娘,她的終身大事必須要謹慎再謹慎,可不能被這幾個破小子先吃了窩邊草。

他得防備這幾個破小子,嚴防死守!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明珠能有個弟弟,負責堵開這幾個小子的騷擾!

於是某晚,謝珩把愛妻壓在身下,用醉死人不償命的語調說:“漱衣,我們給明珠生個弟弟吧,讓弟弟保護姐姐。”

這家夥心裏盤算的什麼,何漱衣一想就想出來了,小手在謝珩的胸口一推,接著攀上他的脖子,嬌聲道:“一個弟弟也不夠啊,打不過那三個哥哥……總不能讓我一胎生出三個兒子吧。”

謝珩卻毫不擔心這個,他謝珩的兒子能是孬種嗎?以一敵三又如何?他相信兒子有這個勇氣和實力。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國師府熱鬧,盡是天倫之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享受生活的笑容。

朝堂上,皇帝剛完全掌權,文武百官忙的一塌糊塗,隻有謝珩清閑,還沒事就抱著明珠去宮裏喝茶做客,結果很快就引發了眾怒。

皇帝下旨,讓國師大人和夫人兼管外交出使的事宜,多為湘國做點事,別整天顯擺夫妻恩愛父女情深。

好吧,既然享受錦衣玉食,那也就出點力吧。謝珩和何漱衣接旨了,謝珩留在府裏照顧謝明珠,何漱衣正好想出去走走,便擔任了湘國的出使官員。

梨花婆婆早已回去了梨花穀,重新收了一批徒弟。何漱衣在出使的途中,也會繞道去梨花穀看看,和師父聊聊最近的事。為了方便出使,她也懶得帶隨從,直接帶了十二具屍體,一路上給她端茶倒水,去了別國殿堂就當活人用,擺在那裏撐場麵,倒也不錯。

乙巳年的一天,何漱衣閑來無事,與何夫人閑聊。

兩人說著說著,說到了武陵何氏,就說起了何家主那位跟人私奔的妹子。何漱衣還記得,她曾用卜筮看出,那女子私奔去堯國後病死了,留下一個女兒,算是何漱衣的表妹,擁有十分叵測的命數。

眼下也沒什麼事做,何漱衣便信手給表妹卜了一卦,卦象裏隱隱透露些什麼事,看得何漱衣變了臉色,當天就辭別謝珩,說要趕赴堯國去為表妹指點迷津。

謝珩雖然不舍,但還是放何漱衣去了。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何漱衣這一去就是幾個月,回來的時候還挺著個大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