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欲療病,先察其源,先侯病機。
五髒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
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心病何醫?除心,未有心,即可痊愈,未置可否。
.......................
暑下,北風刮起,將庭院那棵合歡樹上的絨花紛紛吹落,絨花粉紅一片,漫天飛舞。
稷國幾千年來,信奉神明。當朝國運昌盛,民強國富。臣民們一致認為,這一切的功勞都是大祭司求福而來。
大祭司是稷國臣民們心中的月亮,聖神不可褻瀆,高貴而施恩於天下。
大祭司的威望逐日高過當朝聖主,權勢滔天,隻手便可扭轉整個朝中形勢。
禦書房內,一身形高挑女子。身著一襲月牙白長袍,腰間袖口處繡著鳳凰圖騰,一頭青絲豎在白玉冠中,如天邊皎潔皓月。此女子便是稷國當朝大祭司。
大祭司立在書案前,一雙狹長的鳳眼,如玉石般的琥珀色瞳孔,手中握著一卷竹簡。
大祭司精通醫理,識遍世間三百六十五味草藥,如數家珍一般,更是精通丹藥之理。
當朝公主便是大祭司唯一的關門弟子,天資聰慧,深得大祭司喜愛。
鳳翊公主乃當今稷國唯一的嫡出公主,自幼嬌慣,容貌如花勝雪,齒若珍珠含貝。一雙剪瞳似秋水的杏眼,眼尾微微上翹,總是泛著盈盈光波。
“自古,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倍其數合七百三十名也。”大祭司用竹簡輕輕敲了敲書案,微擰著眉頭,“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
“鳳翊公主,請作答。”大祭司放下手中的竹簡,雙手背到身後。一雙鳳眼微翹著眼角,望著鳳翊公主,“何為‘七情’?”
鳳翊公主坐在案桌前,一襲明黃色長袍,額間一點朱紅桃花形花靨。淺棕色長發挽了一個時下最流行的“飛天逐月”髻,發間點綴著幾顆稀世明珠和一支鳳凰金步搖。
“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偎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鳳翊公主雙手托腮,嘴角掛著俏皮的笑容,“此乃‘七情’。”
“看來鳳翊公主近來不必再抄書了。”大祭司滿意的點點頭。
“師傅,這味藥是何藥?藥用為何?”鳳翊公主一雙食指拈起麵前一排木盒中的一味草藥,抬眼看著大祭司。
大祭司冷著一張臉,淡漠著言,“鳳翊公主,這記藥為師已經教你好多遍了,怎還是未記住。”
“徒兒愚笨,未記著。”鳳翊公主低頭,小聲回著。
“此乃‘獨活’,又名羌活,羌青。”大祭司輕歎一聲,耐著性子開始講解著藥理,“味苦,甘、平、無毒。其莖主治療諸賊風,百節痛風,無問久新;其根主治諸中風濕冷,奔喘逆氣,皮膚苦癢..........”
“唔......真的好難。”鳳翊公主小聲嘀咕一句,卻不料還是被大祭司給聽著了。
大祭司借著手中握成卷的竹簡,輕輕敲了一下鳳翊公主的腦門,“如若再記不得,就抄書十遍,便可記得。”
“師傅,這味藥我記得!”鳳翊公主摸了摸自己被敲了一記的腦門,餘光落在藥抽裏的另一味藥草上,欣喜著言。
“此乃上藥,‘巴戟天’也。其味辛,性微溫。”鳳翊公主拿起藥抽裏的一味藥草,自信著言,“主治各種嚴重風邪,可強壯筋骨,安定五髒,補益脾胃。為暖肝,男子補腎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