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的反應到是出乎趙剛的意料之外,但仔細想想也很合理,東海省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地區,就是所謂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結構,在李娟的心裏應該是兒媳婦先上自己家裏來拜訪才對,自己兒子不應該先去女方家裏,這樣違逆傳統習俗。
不過趙剛接受過高等教育上過大學,對李娟的這種思想不是百分百認同,但這種時刻也沒必要針尖對麥芒的反駁,求同存異的原則下慢慢協商才是根本,趙剛就笑嘻嘻的說道:“那行,初六我去陶婧家裏,接她過來先看你。”
李娟覺得幺兒難得這麼聽話,很高興的誇獎道:“這是媽的好兒子”。
剛說完李娟才反應過來趙剛話裏的意思,錘了趙剛一下說道:“小王八蛋,你糊弄你娘呢,你去接人,還不是先去她家拜訪了。”
趙剛咧嘴“嗬嗬”傻笑。
母子兩人一路談論著回到家裏,家裏的大門門已經被貼上春聯,大門口還掛著兩個小燈籠,喜氣洋洋年味很重,這肯定是自己的父親和大哥在家置辦整理的。
父親趙建國、大哥趙正、大嫂常柔都已經在等著自己吃飯,看到這種場景趙剛心裏很感動,以前讀書時趙剛放假喜歡到處跑,但工作後才真正認識到家的溫暖和貼心。
所以這頓飯趙剛情緒上有點亢奮,陪著父親趙建國和大哥趙正喝了好幾杯酒,趙建國看自己幺兒隻是情緒有點激動,身體還是很健壯,就沒有多問隻是默默的把酒喝光。
不過趙剛沒看到自己二姐趙秀,張口就問道:“我姐呢,我回來了她咋不來看我?”
李娟白了趙剛一眼,道:“你以為你是國家主席啊,誰都要來看你,她去你姐夫家了,年初三才回家。”
趙剛聽到趙秀能夠初三能回來,心中也就放心了。趙剛在家裏是最小的,趙正和趙秀都非常疼愛他,所以姐弟三人感情很好,趙剛初六要去陶婧家,而且還要去不少領導和朋友家裏拜年,初六和初七的估計都要在濱江應酬了,初八就上班,那很可能這個春節假期都沒辦法再回京口了,所以趙剛必須見完所有家庭成員。
吃完飯,母親和常柔在廚房收拾碗筷,趙正和趙剛陪著趙建國在客廳聊天,燈光下趙剛才突然發現自己心中堅強的父親,頭上已經多了幾根白發,心中有了幾分心酸,趙剛突然能感受一種家庭責任感的沉重。
23號是大年三十,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南方的省份習慣把年三十在晚上過,但北方的省份習慣把春節在中午過。
京口就是中午過大年三十的習俗,李娟早就準備了雞、魚、油炸肉丸、藕夾等豐盛的午餐,在片片鞭炮聲中,一家人舉起酒杯,歡送千禧年,迎來了2001年。
京口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大年初一那天不能洗澡換衣服,所以大年三十那天趙剛洗完澡,李娟已經準備好了嶄新外套和鞋子放在沙發上,趙剛熟悉的套上——這是趙剛小時候的習慣,大年三十的下午洗完澡肯定有新衣服穿。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五口人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看春晚,吃完晚飯李娟和常柔包著餃子湯圓,趙建國、趙正和趙剛就安逸的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大年三十看春晚是東海省的一個習俗,但是一些南方省份有些人是不看春晚的,這和自己的傳統習慣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