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李榮融卻認為管理是超級生產力,他說“我們往往要求1+1>2,實際上有的時候1+1可以大於10,這就是管理的本事。”什麼是管理?個人以為,它分開講就是掌管、整理。
所謂掌管,就是處在一個管理人的位置,擁有一個自己置身其中的團隊。“置身其中”講的就是自我定位——你不是一個高高再上、脫離團隊的人,和周邊人打成一片是你的任務,也是一項經過長期學習鍛煉才能學到的本事。怎樣做到“打成一片”又是另外一個定位,即服務。連國家領導人都自稱是人民的公仆,“領導即服務,領導即舍得,領導即犧牲,領導即奉獻”,更何況企業管理者、團隊管理人?管理者,不能脫離團隊,要接地氣兒,需要時刻記得: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有完美的團隊。如何打造完美的團隊,當然離不開完善的機製。國家有法律條文,公司企業有規章製度。如同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一樣,團隊機製也是所有的團隊成員最基本的行動要求。團隊每次行動的計劃、實施、監控、反饋等都要納入流程,讓團隊活動更加規範,能夠做到有公則獎,有過則罰,責任落實到個人。管理人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有機製不等於有了框框,更不等於沒有人情味——感覺工作節奏太快,想要休息,隻要做出業績就可以帶薪休假;沒空陪家人休閑旅遊,隻要有成績就可以去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流連風光。一切的前提:成果交換。
完美的團隊離不開人才,人才是團隊最寶貴的財富,是團隊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需要挑,更需要培養,這就談到“整理”的範圍。
所謂整理,個人理解是整理自己。整理自己,就是不斷自我管理,製定計劃,分配時間,利用每一次機會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為團隊的表率。雖然有人說,“管理是讓別人幫你完成任務”,個人以為這句話說的是一個結果,其前提必然是“別人對你的信從”,具體來講就是管理者要有讓人信服的本事。有本事、有能力,才能夠在團隊中坐穩管理的交椅,才能為團隊服務,才能有實力創製完善的機製,才能真正做到“掌管”。待到管理者的能力、事業達到瓶頸,最好的方式是“華麗起身、退位讓賢”,讓身邊的人把團隊大旗接下去以帶領團隊再創輝煌。全球500強經理人員大會上,有人讓傑克·韋爾奇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為公司所做的最有價值的一件事,他回答:“在退休前選定自己的接班人依梅爾特”。培養接班人當然是一種服務,一種大奉獻。在管理的位置上選用、愛護並培養人才,做一位負責的伯樂兼師傅,是一件很幸福也很偉大的事。韋爾奇說過“隻有被領導者成功,領導者才成功”。領導雖然和管理略有不同,但其道理適用於管理也是可以的。概括講,“整理”就是在管理位置上工作全力以赴,培養人才,並時刻記得不讓自己成為團隊的瓶頸。
管理,分開講是“掌管、整理”。管理一個詞,兩層含義,幾點要求,做管理是比做工程還要艱難的事。做好管理,就真正做到了1+1>10,那是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