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 童年時光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性格,自信和充滿陽光的人, 一定也有著足夠安全感和被愛感。
不過, 南齊覺得, 按照柏知這個性格,恐怕是淩婭和陶岸陶汀每天要誇她一百遍, 再說一萬遍柏知最棒,最愛柏知才有的。
要不然, 怎麼解釋柏知這種與生俱來,無所畏忌的坦然勁?
至於柏知的‘大哥論’,南齊也沒有從成年人的角度, 給一個幼稚或是可笑的所謂成熟評價,反倒是想了想,覺得柏知這個小孩子真的很有趣,同樣,也很可愛,不過,他有點好奇,淩婭知道柏知一顆紅心向大佬嗎?
實際上, 淩婭是知道的。
從當初撞到柏知和小弟們遊街,彼此尷尬了片刻之後, 她就發現柏知這方麵天生的組織領導範, 和搞事情能力了。
作為一個未經升級的普通媽媽, 淩婭第一反應就是, 阻止柏知,並教導她拉幫結派使喚小弟是不對的。
可是,淩婭很快發現一件小事,讓她獲得新手經驗包,變成了升級版的媽媽,她看到柏知拿出自己攢了很久的錢,跑去買了很多牛奶。
大哥和小弟們,是需要定時開個派對,飲酒狂歡的。
柏知因地製宜,適當更改,買來很多的牛奶,和小弟們開啟了大型醉奶現場。
偷偷摸摸跟過去的淩婭發現,經常留在柏知身邊的‘小弟’,其實都是一些衣著樸素甚至破損,過於瘦小,很像是校園欺淩受害者的學生,他們跟在柏知身邊,不僅不用被別的學生欺負嘲笑,還能時不時分袋牛奶喝。
貧窮,仍然是巴音一些家庭沒有辦法回避的問題,沒有嶄新的衣服,也沒有豐盛的食物,這些不屬於孩子們的錯誤,卻容易給孩子們帶來一些歧視和傷害,愈貧愈弱,最開始還單槍匹馬的柏知就是遇到了好幾次欺淩現場,攢到了一批可憐巴巴的小弟,後來人數碾壓誤打誤撞,新小弟的實力也不斷提高,就成為大哥了。
但最開始那批孩子,差不多都比柏知大兩三歲,身形卻都和柏知差不多,他們被柏知壓著當小弟,先從恐懼膽怯,慢慢變成疑惑茫然,因為,在柏知身邊,雖然還是會遇到別人的冷眼和嘲笑,但是,沒有人敢直接欺負他們了,甚至,有些人挑釁他們會被柏知摁到地上揍。
再後來,柏知會給他們分發一些遊街的報酬,算是大哥送給小弟的喝酒錢,有的時候是快餐店聞起來就很好吃的雞翅雞腿,有的時候是蛋糕房擺在櫥窗邊的泡芙小蛋糕,還有定期的喝牛奶福利。
淩婭是知道柏知有多財迷的,很小一點就知道自己上網,對比好幾家店找出最低價,然後心痛的繼續在自己的購物清單上刪刪改改,雖然柏知的零花錢和拍節目的工資,都在她自己那裏,但淩婭知道,柏知給她們買過很多禮物,基本上剩不下多少了。
然後,小家夥可憐巴巴的放棄大金鏈子,給小弟們買吃的。
如果不是淩婭偷偷的跟著出去了好幾次,她不會發現,柏知還做過這樣的事情,不過,淩婭總算明白,為什麼柏知比其他孩子小好幾歲還能在街上橫著走,連次鐵板都沒有踢到過。
因為這個小家夥,無意之間得到的,是很多孩子真心的感謝,哪怕是好欺負的愛哭鬼,也有保護別人的心的。
他們沒有柏知打架厲害,口袋裏的錢也沒有柏知的多,但是,總會想著念著柏知,發現什麼對柏知不好的事情,要麼提前通風報信,要麼努力扼殺苗頭,大哥之所以是大哥,肯定是得到小弟崇拜和信任的。
從一個旁觀的角度,淩婭作為一個成年人,也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理由去阻止柏知的大哥之路了,偶爾,條件允許的時候,她還會默默的給柏知漲一漲零花錢,沒辦法,有小弟要養的大哥,都特別的窮。
承擔責任,收獲感謝,是正麵的性格塑造並不可少的過程,柏知隻是隨心做的一些小事,卻讓她獲得了大部分人都不會得到的寶貴經曆——能力帶來改變,改變帶來影響,而影響能回饋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