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八章 出手(1 / 2)

這一日,白帝城王爺府。

陳王爺站在書房的桌子後麵,揮毫潑墨的正在寫字,金秋時節的氣候讓人神清氣爽,陳王爺顯然心情不錯,一邊聞著窗外的花香一邊臨摹,白淨的臉上仿佛永遠那麼風輕雲淡。

此時隻聽門外傳來了陳陽的聲音:“方便嗎。”

陳王爺頭也不抬,繼續寫字,嘴裏說道:“進來吧。”

對於陳王爺的所作所為陳陽早已習慣,進入書房也不坐下,直接說道:“今日,我便要動手了。”

“有多少把握?”陳王爺問道。

“五五之數。”陳陽答道。

“等皇帝醒來,豈不是不用你出手。”陳王爺看了一眼陳陽說道。

“等不及了,為了武國。”陳陽答道。

為了武國,陳王爺終於停下了手中之筆,長籲了一口氣,這個自己當初率領無數將士衝鋒陷陣前呼喊的口號,為了武國,千萬袍澤付出了生命,為了武國,自己從一個世家子弟變成了北地修羅,為了武國,可以不擇手段隻為殲滅敵人。

現在,為了武國,陳陽要進行一場比兩軍陣前廝殺還要危險的戰鬥!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個人必須要有信念才有動力活的更精彩,陳王爺眼中的回憶隻是一閃,便揮了揮手,說道:“去吧。”

陳陽聽罷,轉身離開。

一陣秋風吹過,窗外的樹木又掉了幾片泛黃的葉子,也風幹了書桌的白紙上那個醒目的“殺”字!

陳陽又一次施施然的去了早朝,他照例笑吟吟的和一同早朝的朝官們寒暄,照例對了皇宮門口值守的小黃公公熱情的交談了幾句,風和日麗的日子,人們像平常一樣上班工作。

走進朝堂,文武百官跪拜施禮後,太子也是一如既往的坐在皇位上盡守著監國太子該做的職責。

旁邊的太監扯著嗓子喊了一句:“有本奏本,無事退朝……”

朝堂上陸續有大臣上書,但主題隻有兩個,一個工部上書關於武國大旱的災情,一個是兵部上書關於流賊的叛亂,其實這兩個話題也是老問題了,朝中大臣連續討論了幾個月依然沒有解決辦法,原因隻有一個,沒錢。

工部派專人去解決旱情,就要安置受災百姓,要建立水利設施,這兩件事情哪個不需要銀子去填?這麼多災民的吃喝拉撒需要海量的經費,水利設施更是了不得,這可是古今也隻有王朝鼎盛時期才能幹的事,這浩大的工程所需的銀兩很容易造成財政赤字入不敷出,一個搞不好就是朝代更換的結局,隋朝修建大運河就是個例子。

至於流賊叛亂,就更需要銀子了,調動軍隊,糧餉的準備,運輸成本的計入,全部要有雄厚經濟基礎作為支撐。

但是戶部尚書兩手一攤,沒錢。

為什麼沒錢?大旱固然也是原因,製度的漏洞造成了腐敗的產生,其實製度在眼前這些人眼裏也就是個擺設,通過各種渠道,國庫的銀子幾乎全部流入了以宰相為首的朝官們的口袋裏,財政收入就那麼多,肥了個人國家當然就沒錢了。

眾位朝官你一言我一語,結果爭來爭去,還是沒有結果。

眼看著臨近中午,太子殿下不僅揉了揉發酸的額頭,打算結束這場毫無意義的早朝。

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大臣們也知道是時候該散了,至於國內的旱災,四起的流賊,大家心裏都清楚,但那關自己什麼事?自己就領著工資在宰相那邊搞點外快,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什麼黎民百姓的溫飽,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就在此時,兵部侍郎兼殿前行走陳陽站出了隊伍,拱手穩聲說道:“臣有本。”

太子像往常一樣說道:“遞上來。”

旁邊的太監一溜小跑接過陳陽手中的奏折,恭敬的交到太子手中。

展開奏折,昏昏欲睡的太子猛然間驚醒,坐直了身子吃驚的望著陳陽,問道:“陳陽,你要彈劾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