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不知道,為何一向健康的皇帝又一次像二十年前一樣詭異的病危了,連王爺和太子都不知道原因。
總之禦書房門口二百名血侍劍不離手,晝夜不離,禮部侍郎不見棺材不落淚,硬闖禦書房,被九級巔峰強者李公公斃於掌下。
隨後,手刃了二品大員的李公公,麵無表情的掏出了皇帝聖旨,聖旨中嚴明禦書房防衛工作由李公公全權負責,朝中暫由太子監國。
於是二十年前的情形仿佛重演,宰相韓東山憑借與太子的特殊關係以壓倒性的優勢,大力打壓朝中武將,頃刻間武國皇朝迎來了最黑暗的政治統治。
依然是武將領袖的楊青老將軍中日閉門不出,表現出勉強自保的姿態。
還好之前皇帝派出幾萬兵馬馳援西塞,現在在一把手出現問題的時刻,武國最需要的是防守,等待皇帝出來支持大局,一旦奉行鐵血政策的皇帝陛下複出,草原人的威脅會不攻自破。
因為有皇帝在,草原人便不可能攻入武國,這是人們心中的常識。
但是,宰相不這麼認為,凡是精於政治勾心鬥角的人,總是有這樣一個基本行為,那就是有好處的事情,他會搶著去做,沒有好處的事情,他會有多遠就躲多遠。
想想吧,陳陽小兒毫無軍事經驗,能以一萬人馬大破草原人六萬精銳,可見現在的草原人的戰鬥力已經退化到何種地步,簡直就是案板上的魚,四十萬草原人居然不知死活的主動前來,本宰相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千百年後,後人看到史書上會記載著我韓東山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等全能宰相。想我韓東山在武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什麼場麵沒見過,多少人被我玩弄於股掌之下,隻要堅持我這一套,到哪裏都吃的開,區區四十萬草原綿羊有何畏懼!
宰相大人又一次拿政治權謀去衡量了軍事布局,又一次做起了自己不擅長的事。
然而悲劇還遠遠沒有結束。
宰相韓東山大規模調動全國軍事力量,南麵和東麵隻留下少數兵馬防守,剩餘的兵馬湊齊三十萬,又請來了太子懿旨,自封征西大元帥,浩浩湯湯開赴西塞。
最離譜的是,為了鼓舞士氣,宰相挑動太子殿下禦駕親征!
太子一向對宰相言聽計從,況且二十年前皇帝親征大敗草原人,他固執的認為,二十年後的傳奇將會被自己續寫。
皇帝老子做的事,太子也能做,而且要比老子做的更好!綿羊般的草原人,你們等著本太子來吧,這次要將你連根拔除,使得我武國邊疆永無戰事!
也不知道這位平時看起來比較沉穩的太子殿下從哪裏來的自信。
當年皇帝文韜武略,被稱為千古一帝,都沒能徹底消除西塞邊陲的威脅,他一個連雞都沒殺過的整日讀寫聖賢書的太子,又如何能幹掉幾十萬草原人。
總之,當陳陽拿到這份戰報的時候,完全被宰相和太子的瘋狂行為震驚。
據說當時兵部侍郎上諫勸阻,被宰相率領群臣攻擊,被拖下去打了二十廷杖後收拾行禮回老家,大將軍楊青麵對門下小弟的悲慘遭遇,依舊閉門不出。
於是本應是捷報的大勝,被宰相大人利用,成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的籌碼。
滿朝文武除了一些理智些的保持沉默,剩下的全部被這種莫名其妙的氣氛渲染,一個個全都麵紅耳赤摩拳擦掌,仿佛大軍一出,即可掃平草原王庭。
誰出來擋道就滅誰!
連元老級別的楊青都閉門謝客,僅剩的一些官員當然老老實實的做個看客。
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陳陽放下手中的戰報,憑窗而立,望著外麵陰沉的天氣,好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
——————\t
西回關下,萬馬齊鳴,幾十萬大軍將邊塞五關圍得水泄不通。
正中央的一匹最高大的駿馬上,坐著一位麵目陰沉的大漢,他就是草原王庭的掌控者,春陽公主名義上的丈夫——布顏貝巴。
在陳陽的情報中,這位草原王庭的大漢是比右賢王還要厲害的角色。
十幾年前在其父親去世之際,當時還是王子的布顏貝巴沒有假惺惺的哭喪,而是直接在右賢王的幫助下,以迅雷之勢解決了自己的幾個兄弟,穩穩的坐上了大漢的位置。
布顏貝巴成為王庭的大漢後,遊牧人民在其的帶領下,休養生息,慢慢恢複了先前的元氣。女人和孩子也能吃的飽了,男人們沒事了還可以去鄰居武國家串門,順便拿點生活日用品回去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