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到甜頭後的張存順更加積極主動,幾乎放空村上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合作社事情上。
秦如海看到這一點,主動放下敵意,漸漸緩和與他之間的矛盾,恢複到以前的狀態了。
擴充社員的工作告一段落,秦如海等人又開始計劃擴大種植規模,但對他們來說資金是硬傷,很難逾越。
五百畝太多,但因事先考慮不周,沒想到有這麼多村民自願拿耕地做股金,退出去怕挫傷他們積極性,接下來又消化不掉,成了難以吞吐的雞肋。
無奈之下,秦如海找張大年討教。
張大年早聽說合作社有了第一單生意,而且收益頗豐,很想過去看看,卻因工作繁忙一直脫不開身。
秦如海沒空手去,帶了一萬元紅包。
張大年見到秦如海,有些意外和吃驚,問了很多關於合作社的近況。
秦如海把擴充社員等情況一一相告,希望得到他的指導建議。
張大年聽出他的計劃和苦惱,想了很久,才給出建議。
擴大規模要量力而行,吃多了嚼不爛,得分批開始。建議第一期占地規模一百畝,假設采用磚混鋼架結構,按每畝造假十萬計算,總投資一千萬,合作社有兩百多萬股金,缺口還有七百多萬,這部分資金可以拿現有八座大棚收益做抵押從信用社貸款,是可以被輕鬆解決的。剩下四百畝也不能留空閑置,要麼改做育苗基地,要麼該種經濟作物,雖然收效不明顯,但也可緩衝一下大棚風險和合作社資金壓力,是個不錯的選擇。
聽到這個建議,秦如海恍然大悟,連聲稱謝。
張大年當場答應會找信用社主任談貸款事情,有消息會再找他。
秦如海返回村上,立馬召集理事會成員開會,將張大年的建議提出來供大家商討。
既然是鎮領導給出的建議,而且也符合合作社目前的實際,大家紛紛同意,轉而討論到底做育苗基地還是該種經濟作物好的問題。
最後,大家的一致意見是建設育苗基地,近些年,市上越來越重視生態環保問題,縣上也計劃大搞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育苗會有不錯的前景。
當天下午,張大年帶信用社主任前來參觀合作社,讓大家激動不已。
臨走,信用社主任表示明天會聯係專業評估公司過來估值計價,根據結果再確定貸款數額。
秦如海知道這是張大年運作的結果,很感激,當場和張存順邀請他們去縣城吃飯。
期間,張存順趁張大年高興,私下提議讓王二狗做村會計,誰知又遭到反對。
張大年對張存順說,王二狗名聲在外,就算他同意,村民也會有很大意見,這件事不能強求,以後不要再提了。
張存順怕回去沒法向王二狗交代,又說他最近收斂很多,早已加入合作社,為大家做了很多工作,都是有目共睹的,先放上去試試,不行了再說。
張大年知道他有很重的私心,當即反駁回去,同時反而力推秦如海補村會計的缺。
張存順見他生氣認真起來,不敢再說,但對這個建議也不作表態。
回到包間,張大年突然當著其他鎮領導和信用社主任以及信貸員的麵,當場征求秦如海個人意願,問他有沒有興趣做鳳凰村會計。
秦如海知道王二狗很在意這個位子,張存順也有心扶他上去,不敢說實話,站起來急忙推辭婉拒,說文化底子薄自身能力有限,不能擔此重任。
張大年隨即想到他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合作社發展上,也沒再強求堅持。
而張存順為王二狗捏了一把汗,見秦如海沒多大興趣,才放心不少。
宴請結束後,秦如海和張存順一起返回村上。
途中,張存順問他有沒有興趣做村委會計,是在確認和試探。
秦如海說他對那個不感興趣,一心想把合作社事業做大做強,再說條件不夠能力有限,不想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張存順這才放下心來,又對他誇讚鼓勵了一番。
話雖這樣說,但秦如海始終沒放鬆網上學習,一有閑暇時間就坐電腦跟前自學答題,在劉萍和陳芳的從旁幫助下,認的字多了,簡單一些的數學運算也難不住,各方麵提高很快。
第二天一大早,秦如海等人就去合作社辦公室等鎮領導和信用社那邊來人估值。
在張大年的推動下,信用社方麵不敢懈怠,下午就帶人過來估值議價。
最後的估算結果是,八座大棚固定資產投資約五十萬,一年收益約五百萬,離貸款七百萬預期還有一百五十萬差距,按理說最多能貸五百萬,但考慮到有鎮領導出麵親自過問這件事,信用社主任當即答應下來,要秦如海明天帶齊證件手續辦理貸款手續,承諾最快一周內放款,期限暫定三年,以後視情況追加額度和延長期限。